星期四, 2月 28, 2008

比爾-蓋茨致青年的黃金準則

1. 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適應它。
2. 這個世界並不會在意你的自尊,而是要求你在自我感覺良好之前先有所成就。
3. 剛從學校走出來的時候不可能一年掙4萬美元,更不會成為哪家公司的副總裁,還擁有一部汽車,直到你將這些都掙到手的那一天。
4. 如果你認為學校裏的老師過於嚴厲,那麼等你有了老闆再回頭想一想。
5. 賣漢堡包並不會有損於你的尊嚴。你的祖父對賣漢堡包有著不同的理解,他們稱之為“機遇”。
6. 如果你陷入困境,那不是你父母的過錯,不要將你理應承擔的責任轉嫁給他人,而要學著從中吸取教訓。
7. 在你出生之前,你的父母並不像現在這樣乏味。他們變成今天這個樣子是因為這些年來一直為你付賬單,給你洗衣服,聽你談你有多酷。所以,在對父母喋喋不休之前,還是先去打掃一下你自己的屋子吧。
8. 你所在學校也許已經不再分優等生和劣等生,但生活並不如此。在某些學校已經有了“不及格”的概念,學校會不斷地給你機會讓你進步,然而現實生活完全不是這樣的。
9. 走出學校後的生活不像在學校一樣有學期之分,也沒有暑假之說。沒有幾位老闆樂於幫你發現自我,你必須依靠自己去完成。
10. 電視中的許多場景決不是真實的生活。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必須埋頭做自己的工作,而並不像電視裏演的那樣天天泡在咖啡館裏。
11. 善待你所厭惡的人,因為說不定哪一天你就會為這樣的一個人工作

星期三, 2月 27, 2008

珍貴的三個半分鐘和三個半小時

科學家經常強調一句話 :
人要注意三個半分鐘,三個半小時。

" 三個半分鐘"不花一分錢,可以少死多少人啊!

很多人白天好好的,說晚上死了,
有人說,昨天我還見過他,怎麼就死了呢?

原因是,他夜晚下床上
廁所太快了,突然一起床,腦缺血,
那麼科學家怎麼提出三個半分鐘呢?

因為我們在遙控心電圖監測時,發現好多人白天心電圖正常,
突然晚上老是心肌缺血,提前收縮,是什麼道理呢?

因為,他突然一起床,一下子血壓低了,腦缺血心臟停跳了。

科學家就提出了 三個半分鐘 ,
醒過來不要馬上起床,在床上躺半分鐘;
坐起來後又坐半分鐘;兩條腿垂在床沿又等半分鐘。

經過這三個半分鐘,不花一分錢,
腦不會缺血,心臟不會驟停,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瘁死
(突然死亡),不必要的心肌梗塞,不必要的腦中風。

有一次我講完課,有位老人大哭,我說: "你哭什麼呢? "
他哭得非常傷心地說: "唉,我就是兩年前夜晚上廁所,
上得快了一點、上得猛了一點,頭暈,
結果呢,第二天半身不遂,
整整在床上躺了八個月,背上長起了褥瘡。

我早聽這節課,就不致於半身不遂了,
早知道三個半分鐘,我哪至於受八個月的苦。 "

三個半小時, 就是早上起來運動半個小時,
打打太極拳、跑跑步,但不超過三公里,
或者進行其他運動,但要因人而異,運動適量。

其次,中午睡半小時,這是人生物鐘需要,中午睡上半小時,
下午上班,精力特別充沛。老年人更需要補充睡眠。
因晚上老人睡得早,起得早,中午非常需要休息。

三是晚上 6至 7時 慢步行走半小時,
可減少心肌梗塞,高血壓發病率。

星期六, 2月 16, 2008

非常好的人生觀

有一項統計,O型和A型血型的人進行五千公尺賽跑,在中途,O型的心想:「好棒喔!我已經跑三千公尺了。」A型的心想:「唉!還有兩千公尺。」

其實,正面思考的模式,是可以慢慢培養。

我時常在孩子用晚餐時,說笑話給他們聽,不但用餐氣氛良好,又可胃口大增、幫助發育,當然菜色也要常變化,才能事半功倍。

當孩子不小心弄翻湯汁,我不會責備他們,小時教他們如何處理善後,以後就會自己整理了。

有一次,孩子正在吃飯,我端了一大碗的湯,卻在餐桌上翻倒了(平時我做事都很細 心),此時,我對孩子說:「今天很難得,媽媽把湯弄倒,如果買彩券一定中大獎。」 他們聽了都很高興,紛紛起來幫忙整理。

我在「心靈雞湯」這本書,看到一則故事:有個媽媽,有天在公司,很不如意;剛好那天,兒子在學校也很不愉快,這位單親媽媽就對孩子說:「為了慶祝今天的壞心情,我們去麥當勞。」

我想,這樣的母親教導出來的孩子,必定相當樂觀。

我在幾次重大手術之後,都能平安回家,我就跟朋友開玩笑說:「因為我在人間的功課還沒做完,上帝不讓我去天上報到。」

在去年手術後,我行動不便,喪失許多機能,許多親友都為我難過,我告訴他們:我的生病經驗豐富,這樣會更有愛心,以後才能去幫助別人。

有一次,孩子在抱怨,為什麼要下雨。我說:「下雨了,外面的樹可以免費洗澡,我們也不會熱,省下很多電費。」後來就不再聽到孩子埋怨下雨了。若能養成幽默的性格,不但能改變命運,也能讓身邊的人快樂,亦能增進人際關係,何樂不為呢?

雖然鬧鐘響時我會懊惱,會拉棉被蓋住頭。但我要感謝上蒼,因為我能聽得到。有好多人耳聾。雖然我還是閉著眼睛,厭惡清晨的陽光!但我要感謝上蒼,因為我能看到。有好多人眼瞎。雖然我賴床不想起身!但我感謝上蒼我有能力站起來,有好多人需終生睡在床上。

雖然這一天剛開始就一塌糊塗,襪子找不到,稀飯溢得到處都是,小孩又吵又鬧,每個人火氣都很大。感謝上蒼,我有一個家。孤寂的人到處都是。

雖然我們的餐桌從來沒有像雜誌的圖片那樣絢麗,早餐也是拼拼湊湊。但是我感謝上蒼賜給我們食物。飢餓的人是那麼多。

雖然我的工作枯燥乏味,常常千篇一律。我還是要感謝上蒼。我有工作機會。失業的人好多好多。

雖然我常抱怨、感嘆命運不好。感謝上蒼賜給了我生命。

我想到在同一個辦公室裡,薪水一樣的同事,為什麼有的人比較快樂,充滿活力?為什麼經濟狀況近似的家庭夫妻恩愛,親子關係良好,小孩的笑容完全不同,幸福指數的差異會這麼大?

卡內基有卅條方法幫助人克服憂慮、壓力,其中一條就是--盤算一下你的福氣。

不幸的是我們常盤算自己不如意之處。我也突然想到這些年來接觸到的公司,無論是中小企業或大集團,包括新興的高科技公司,印象裡,凡是企業文化中帶有感恩與分享的公司,氣氛常較好,遇到挫折、低潮常能站起來。在困難來臨的時候,反而能從中找到機會看到希望。

星期五, 2月 15, 2008

修養與成功:你所給予的..都會回到你身上

有一個外國名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大意是:促成一個人成功的因素,專業知識只佔15%,另外85%是來自於他的修養、人際關係、處世能力、應變能力等等。我對此頗有感觸。

我曾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畢業班的班主任帶著他的五十幾個學生到一個大集團公司參觀,由於該集團的老總是班主任的同學,因此老總親自接待,秘書和工作人員也非常客氣。秘書將同學們安排在一個有空調的大會議室坐定,工作人員給每個學生倒了一杯水,
學生們坐在那裡非常坦然,沒有客氣,其中還有一個女同學問工作人員有沒有紅茶,理由是她平時只喝紅茶。

只有一個同學起身雙手接過工作人員遞過來的茶並客氣地說了聲:"謝謝,您辛苦了!"老總辦完事情急急忙忙趕過來連聲道歉:"對不起,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竟然沒有人應聲,還是老師和前面所說的那位同學帶頭鼓起了掌,但掌聲稀稀落落。

老總開始講話,發現同學們端坐著,沒有人做記錄,於是轉過身對秘書說去領一些公司的筆記本和筆來,然後老總面帶笑容地雙手遞給每一個學生,遞著遞著老總的笑容沒有了,因為學生們都是伸長著一隻手臂去接,有的學生根本就不起身,更沒有人說聲:"謝謝!"

只有剛才那個同學畢恭畢敬地站起來雙手接過紙和筆,並連說兩聲:"謝謝!謝謝!"

畢業分配的時候,該同學接到了那個大公司的錄用通知書。

其他同學非常不服氣:他的成績並沒有我好,憑什麼讓他去而不讓我去。

老師一邊嘆氣一邊說:我帶你們去參觀的真正目的是想給你們創造機會,可是你們都失去了,該公司點名要這位同學,我有什麼辦法呢?

**你所給予的..都會回到你身上**

不論你傷害誰,就長遠來看,你都是傷害到你自己,或許你現在並沒有覺知,但它一定會繞回來。

凡你對別人所做的,就是對自己做,這是歷來最偉大的教誨。

不管你對別人做了什麼,那個真正接收的人,並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同理,當你給予他人,當你為別人付出,那個真正獲利的也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如果你對人冷淡,別人也會回以冷漠;如果你經常批評別人,你也會接收到許多的批評;如果你總是擺一張臭臉,沒錯,別人也不會給你好臉色。所有你所給予的,都會回到你身上。

套句詩人奧登(W.H.Auden)的話:「人受惡意之作弄,必作惡以回報。」

如果你陷害別人,哪天你也會遭人陷害。同樣的道理,當你帶給別人歡樂,你就會得到歡樂;帶給別人祝福,你就會得到別人的祝福;如果你經常讚美別人,不久你也會聽到有人在讚美你,「你給別人的,其實是給自己的」,你讓他人經歷什麼,有一天你也將自己經歷;你怎麼對待你的父母,將來你的孩子也會怎麼對待你。

我想許多人一定聽過,格林童話中有一則關於一位老人和兒子住在一起的故事。

老人的耳力已經不行了,眼睛也看不見,顫抖的雙手經常把飯菜洒得滿地,碗也常打破,兒子夫婦倆感到非常厭煩,給老爸爸一付木製碗筷,把他趕到廚房幽暗的角落,不准和大家一起用餐。

有一天,兒子看到自己的兒子用刀片削木頭,他好奇的問孩子要做什麼。

結果孩子回答:「我在替你準備將來要用的木碗、木筷。」

從此以後,年老的父親又回到餐桌上吃飯,家人也都非常孝順他。

*農夫的哲理*

有一個農夫的玉米品種,每年都榮獲最佳產品獎,而他也總是將自己的冠軍種籽,毫不吝惜地分贈給其他農友。有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大方?

他說:「我對別人好,其實是為自己好。風吹著花粉四處飛散,如果鄰家播種的是次等的種籽,在傳粉的過程中,自然會影響我的玉米品質。因此,我很樂意其他農友都播種同一優良品種。」

他的話看似簡單卻深富哲理,凡你對別人所做的,就是對自己所做的。

所以,凡事你希望自己得到的,你必須先讓別人得到。

*保證有效的秘方*

就像那個農夫一樣,如果你想要得到冠軍的品種,就要給別人冠軍的種籽。

你若想被愛,就要先去愛人;你期望被人關心,就要先去關心別人;你要想別人對你好,就要先對別人好。

這是一個保證有效的秘方,可以適用在任何情況。

如果你希望交到真心的朋友,你就必須先對朋友真心,然後你會發現朋友也開始對你真心;

如果你希望快樂,那就去帶給別人快樂,不久你就會發現自己愈來愈快樂。

明白了嗎?我們所能為自己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去為他人多做點好事。

己所欲,施於人。凡你想給予自己的經驗,就給予別人;想別人怎麼對你,就怎麼對待別人。

**一生都要學習做人**

星雲大師有一位徒弟,大學畢業後,到夏威夷讀碩士,又到耶魯讀博士,花了好多年的時間,終於得到博士,非常歡喜。

有一天他回來,對星雲說:「師父,我現在得到博士學位了,以後要再學習什麼呢?」

星雲說:「學習做人。」學習做人是一輩子的事,沒有辦法畢業的。

星雲覺得人生,不管是士農工商、各種人等,只要學習就有進步,今天要跟大家分享需要學習的事。

第一、「學習認錯」。

人常常不肯認錯,凡事都說是別人的錯,認為自己才是對的,其實不認錯就是一個錯。

認錯的對象可以是父母、朋友、社會大眾、佛祖,甚至向兒女或是對我不好的人認錯,自己不但不會少了什麼,反而顯得你有度量。學習認錯是美好的,是一個大修行。

第二、「學習柔和」。

人的牙齒是硬的,舌頭是軟的,到了人生的最後,牙齒都掉光了,舌頭卻不會掉,所以要柔軟,人生才能長久,硬反而吃虧。

心地柔軟了,是修行最大的進步。

一般形容執著的人說,你的心、你的性格很冷、很硬,像鋼鐵一樣。

如果我們像禪門說的調息、調身、調心,慢慢調伏像野馬、像猴子的這顆心,令它柔軟,人生才能活得更快樂、更長久。

第三、「學習生忍」。

這世間就是忍一口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忍,萬事都能消除。

忍就是會處理、會化解,用智慧、能力讓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各位要生活、要生存、要生命,有了忍,可以認清世間的好壞、善惡、是非,甚至接受它。

第四、「學習溝通」。

缺乏溝通,就會產生是非、爭執與誤會。

現在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兩岸三地最重要的就是溝通,相互了解、相互體諒、相互幫助,大家都是龍兄虎弟,互相爭執、不溝通怎麼能和平呢?

第五、「學習放下」。

人生像一只皮箱,需要用的時候提起,不用的時就把它放下,應放下的時候,卻不放下,就像拖著沉重的行李,無法自在。

人生的歲月有限,認錯、尊重、包容才能讓人接受,放下才自在啊!

第六、「學習感動」。

我們看到人家得好處,要歡喜;看到好人好事,要能感動。

感動是一個愛心、菩薩心、菩提心,在我幾十年的歲月裡,有許多事情、語言感動了我,所以我也很努力的想辦法讓別人感動。

第七、「學習生存」。

為了生存,我要維護身體健康,身體健康不但對自己有利,也讓朋友、家人放心,所以也是孝親的行為。

認識荷蘭!

荷蘭人口是台灣的 3/4, 土地面積是台灣的 5/4,
國民所得大約是台灣兩倍

1/3 的家庭沒有小孩

1/3 的家庭是單親家庭

2/9 的家庭有兩個小孩

剩下的是一個小孩或三個以上

50% 的婦女在家中生小孩

產假有 16周

結婚與同居的權利義務相同

65 歲以上老人 每個月政府發 兩萬兩千一百元 (台幣計算 ),

看病至少要等 3~7 天 , 要先預約排時間 , 不是隨到隨看 (除非很緊急 )

沒有醫師處方 , 在藥房只能買到維他命及止痛藥

到餐廳用餐是最近幾十年才流行的 , 而且有段時間餐館都是中國人開的

用餐很悠閒 , 一桌一個晚上通常只做一個桌次的生意 , 不趕時間 (當然也不趕客人 )

用餐堅守 " 各付各的 (go dutch)" 的原則

送禮一定附發票 , 不是要讓你知道花多少錢 , 是讓你不滿意可以去更換 , 或方便維修

流行二手商店 , 一年還有幾次節慶會有全國性跳蚤市場

在荷蘭買房子貸款可以貸 120%, 因為裝璜也要花錢

發生車禍 , 通常雙方車主下來握個手 , 換個名片就走了 , 因為吵架不能解決問題 ,保險公司會處理

荷蘭女王的公務車是福特 , 私家車是富豪 , 不浪費公帑

荷蘭主流媒體有不成文規定 , 不報醜聞 ...

地方報不用錢

全國性大報紙星期日不出刊 , 讓大家休息

大學畢業的人都可以得到一份免費週報 (intermediair), 每年填一次問卷就可以一直看 ,這份報紙份量跟雜誌差不多 ,內容精彩 ,水準很高 , 是靠廣告收入維持的

工作者不論年資都有 23 天的年假 , 部份人因縮短工時代替加薪 , 可有 36天年假

六月份會發度假費一個月 , 因為怕員工沒錢度假會影響工作情緒

很喜歡旅遊 ,平均每天有三百萬人出遊 (2001年時全國才 1600萬人 )

無法承受工作壓力也算公傷 , 許多人 (將近一百萬 )因此在家休養

荷蘭人相當幽默 ,從小學低年級開始 ,在學校就要輪流講笑話

荷蘭人基本上不加班 , 該度假就度假 ,商店早上十點開門 ,下午六點關門 ,只在八個小時工作時間內工作 , 經濟力還是排在世界的前端

荷蘭人不相信權威 , 彼此以平輩相處 , 老闆也是直呼其名

荷蘭人少有貪污 , 因為沒有人送賄

荷蘭人會四種語言很普遍

九成的荷蘭人覺得自己很幸福 ,

八成六覺得自己很健康 ( 這才是政府的目標嘛 !!)

星期四, 2月 14, 2008

態度決定一切-改變自己的生命

培養一種凡事都可為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你聽過兩個推銷員
被派往非洲去賣鞋的故事嗎?其中一個推銷員在拍回公司的電
報上寫道:“立即返回。這里沒有人穿鞋。”另一個則寫道:
“絕佳機會,將能賣出100萬雙,因為這兒還沒有人有鞋子。”
 
當你看到半杯水時,你會怎么形容它?是一杯半滿的水,還是
一杯剩下一半的水?當想到交通標志時,是先想到紅燈,這是
綠燈?小心點,你的人生態度就在此表現出來。記住,一個樂
觀的人當鞋子磨破時,僅會覺得更“腳踏實地”。
 
我曾聽過一個很好的故事:在大戰期間,一個住在東部的新婚
妻子,隨先生駐防加州,住在靠近沙漠的營區里。營區里生活
條件很差,先生是不想讓太太跟著吃苦的,但是太太堅持一定
要跟他去。
 
他們只找到了一間靠近印第安村落旁的小木屋,白天那里氣
溫悶熱難耐,連陰涼一點的地方都有40多度;風又總是一年
到頭呼呼地吹個不停,把塵土弄得到處都是;旁邊住的全是
一些檔次很低、不懂英語的印第安人,漫漫長日極其無聊。
 
態度決定一切
 
一日,她的丈夫必須外出兩周參加部隊的演習,剩下她一個人
在家,更是寂寞之至。于是,她寫信給母親說她要回家。母親
很快回信給她,信中寫到;“有兩名囚犯從獄中眺望窗外,一
個看到的是泥巴,一個看到的是星星。”
 
她看了再看母親所寫的話,覺得很慚愧。“好吧!”她想,“
我就去找那星星吧。”于是她走出屋外,和鄰近印第安人交朋
友;並請他們教她如何織東西和制陶。剛開始彼此還有點生疏
,但是當他們了解到她真的是對這些有興趣時,他們也真誠相
待。她因此迷上了印第安文化、曆史、語言及所有印第安人的
事物。
 
不僅如此,她還開始研究起沙漠來了,很快地,沙漠也從荒涼
之地,搖身一變成為一處神奇灸麗的地方。最後她成了沙漠專
家,還寫了一本有關沙漠的書。
 
是什麼改變了呢?絕不是沙漠或是印第安人,只是她的態度轉變
,才能化逆境為順境而已。 


美國有一位偉大的哲學家威廉·詹姆斯曾經說過:“我們這一代最
偉大的發現是,人類可以經由改變態度而改變自已的生命。”

朋友之道

在好萊塢有這樣一位國際知名演員.

有一次,他在進影棚演出之前,一位朋友提醒他,鈕扣上下扣反了.

他低頭看了看,連聲向朋友道謝並趕緊扣好鈕扣.

可是等他的朋友走開以後,他又把鈕扣上下重新扣反.

一個年輕人正好瞧見這一個程,十分不解地問他究竟是這麼一回事

知名演員說,他今天扮演的是個流浪漢,扣反鈕扣正好表現出他不注重行象,

對生活失去信心的一面.

年輕人聽了更是困惑地問道:{可你為什麼不向朋友解釋,或者說這是演

戲的需要呢?}

知名演員坦然地笑了,說:{他提醒我是把我當作真正的朋友,是出於對我

的關心.假如,我一定要解釋個清楚,就極有可能繞他認為為我做任何事都是有

準備的,有一定原因的需要.這樣一來,久而久之,誰還能指出我的缺點嗎?在他們

眼裡,我的缺點也可以被認為是個性使然,而這恰恰是我必須要改善的地方.}


注:對於不斷奉承你的朋友必須特別小心,因為真正的朋友,除了愛與關懷之外,

也會適時題出忠告與批評的異議人士.

~本篇是從(跌到谷底人生才開始)這本書裡轉貼來的~

~是滿不錯的喔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