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禁忌一:不要太早發生親密關係
很多男人和女人在熱戀的過程中打的火熱,在不知不覺中就發生了親密關係,但當嘿咻發生關係後,女人們會發現男人對她們的關係慢慢變得冷淡了,許多浪漫都隨著關係更親密後而消失不見了。有些愚笨的女人覺得可以用自己的身體綁住男人的心,事實上這種方法在愛情裡是要命不得的禁忌,因為只用身體是綁不住男人的,失去了第一次的女人就像二手車一樣失去價值,最後只是自己吃虧而已。
愛情禁忌二:忽冷忽熱的感覺
很多人把戀愛當成遊戲,這可是非常嚴重的事,千萬不可以率性而為,如果你真得愛對方,就不要狠心傷害他,若是不愛早點分手比較好,才不會耽誤對方的幸福。不要像有的人表面上說是交往,但私底下交往的對象卻很多,結果連打個電話給對方都是件麻煩的事,而且在愛情的表現裡都是冷冷的,這絕對不是真愛,如果只是一廂情願的愛上對方,那就是犯了嚴重又危險的十大愛情禁忌了,最後的下場通常都是很慘的。
愛情禁忌三:決定了就不要後悔
兩個人在一起其實沒有誰吃虧,也沒有誰佔便宜,所以分手之後也不要埋怨,因為這都是雙方的選擇,畢竟大家都曾經有過一段美好的回憶,既然決定分手了,就像潑出去的水一樣是收不回來的,所以還是保留這份最完美的記憶才好。
愛情禁忌四:不要經常考驗對方的耐心
人性都是脆弱的,經不起太多考驗,所以不要動不動就要對方證實自己的愛,這樣的相處模式容易產生猜忌,讓雙方慢慢失去信任,最後感覺破滅就只好分手一途了,所以考驗對方的耐心也是愛情十大禁忌裡非常嚴重的錯誤。
愛情禁忌五:不要追求完美
人沒有十全十美的,所以凡事追求完美,最後只是自尋煩惱而已,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愛一個人就要包含對方,讓對方去做愛做的事,不要要求對方任何事都要做到完美,因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當你用這種高標準去約束一個人時,事實上自己也如此完美嗎?所以,追求完美也只會帶給對方莫大的壓力,在愛情禁忌裡實在不可不甚,要特別注意。
愛情禁忌六:不要逞強
很多人交男朋友或女朋友都喜歡炫耀,只是為了要找個帥哥或是美女出門,想說這樣比較好看,但如果兩個人的觀念和習性相差很多,那再帥再美都沒什麼用,還不如早點分手比較好,因為炫耀只是一時的,無法一輩子相處下去,終究還是要面對現實面的東西。
愛情禁忌七:不要對愛人期望過高
通常戀愛中的男女會覺得對方都是最好的,而且會給你最好的生活,最貼心的照顧,但在婚後千萬不要想說對方還會跟以前一樣,因為結果後男方壓力會比較大,因為要負擔家裡的生活開銷,需要賺錢養家,所以絕對不會把大部分的時間花在女方身上,所以有些無聊的女性就會覺得男人變了,於是便開始無禮取鬧,這可是非常嚴重的愛情禁忌,只有互相體諒,才能讓雙方的感情良好。
愛情禁忌八:給對方一個空間
剛開始變愛的男女,通常都希望相處時間愈長愈好,最好每天都混在一起,但事實上不是天天混在一起感情就會變得比較好,如果可以,應該要給對方一個適當的個人空間,這樣感情才會更好,所謂小別勝新歡就是這個道理,要給對方私人的交友空間,不要讓對方全部的世界都只是自己,這樣的相處模式才會走的比較久,而且感情也不會很快就變淡了。
愛情禁忌九:不要因為寵愛而被寵壞
男女雙方在戀愛中都希望被寵,可惜寵久了總是會被寵壞,最後會覺得對方一定要無時無刻的對自己好,但是愛情是雙方面的,只有單方面的付出是很累的,而且在戀愛中不能所有的花費都是男方在出的,一定要彼此尊重,這樣才會走的長長久久。
愛情禁忌十:不要常常公開私密的生活
戀愛是兩個人的事,雙方的隱私權是一種基本的尊重,所以常常在朋友面前討論戀愛中私密的事情是很不禮貌的,例如嘿咻或當車床族的經驗等等,尤其對女方來說更是如此,很有可能會讓對方不尊重的感覺,所以在十大愛情禁忌裡這點一定要注意才行,否則雙方在朋友面前就像沒穿衣服一樣,什麼事情都透明的公開在別人面前,這種感覺是很奇怪的。
星期三, 1月 21, 2009
星期一, 1月 19, 2009
勇於讚美
最容易獲得快樂的捷徑,莫過來自他人直接而真誠的讚美。
曾經聽過一個幽默的小故事,讓人感覺十分溫馨,便常常在我帶領的一堂有關「讚美」的潛能課程中引述——
在巴黎浪漫的露天咖啡座,一個年輕男子雙眼含情脈脈地,凝視著他的女伴美麗的雙眸。在情人充滿愛意的眼神裡,那位女生羞紅了雙頰,不禁慢慢低下頭來……
這時,年輕男子口中冒出了一句:「妳的爸爸……是不是當小偷的——」
在如此浪漫的氣氛下,聽到這般突兀的問話,女生霎時詫異地抬起頭:「不是啊!我爸爸……你是知道的,他在當警察啊!你怎麼會說他是小偷——」
年輕男子伸出右手,抓了抓後腦勺,慢慢地道:「那就奇怪了,如果……妳爸爸,他不是當小偷的,又怎麼能夠到夜空裡,將天上的星星,偷摘下來,放到妳的眼睛裡呢——」
在課程中講過這個故事無數次過後,有個學員拿了一份在互聯網路下載的故事給我。那是這個故事的台灣版本,不知道是哪個頑皮學員,在上完課、聽過這個故事之後,自行延續出來的——
年輕男子看完女伴的雙眼之後,接著又將她從頭看到腳,再從底下看回雙眼,繼續問道:「那麼……妳的媽媽,是不是種田的?」
這位女生心中小鹿亂撞,以為又有浪漫得令人心醉的甜言蜜語可以享用,連忙搖頭道:「不是啊!我媽媽……是公務員,你是知道的——」
這次年輕男子換過左手,還是抓了抓後腦勺,疾聲道:「如果……妳媽媽不是種田的?那她怎麼能夠把田裡種的蘿蔔,拿來長在妳的腿上——」
同樣的場景、相同的主角,從巴黎飄洋過海來到台灣,兩個故事的版本,竟然會產生如此這般的差異,讓我不禁懷疑,是不是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不經意間被輸入太多否定的錯誤訊息,以致於讓在台灣長大的孩子們,迷迷糊糊地失去了讚美別人的天賦本能。
想讓自己過得快樂嗎?用讚美來代替嘲諷,絕對是最有效的快樂秘方;否則,為什麼「浪漫之都」會是巴黎,而不在台北?
【快樂雋語】讚美已失去的事物,會使它在記憶中分外珍貴。 ——莎士比亞
曾經聽過一個幽默的小故事,讓人感覺十分溫馨,便常常在我帶領的一堂有關「讚美」的潛能課程中引述——
在巴黎浪漫的露天咖啡座,一個年輕男子雙眼含情脈脈地,凝視著他的女伴美麗的雙眸。在情人充滿愛意的眼神裡,那位女生羞紅了雙頰,不禁慢慢低下頭來……
這時,年輕男子口中冒出了一句:「妳的爸爸……是不是當小偷的——」
在如此浪漫的氣氛下,聽到這般突兀的問話,女生霎時詫異地抬起頭:「不是啊!我爸爸……你是知道的,他在當警察啊!你怎麼會說他是小偷——」
年輕男子伸出右手,抓了抓後腦勺,慢慢地道:「那就奇怪了,如果……妳爸爸,他不是當小偷的,又怎麼能夠到夜空裡,將天上的星星,偷摘下來,放到妳的眼睛裡呢——」
在課程中講過這個故事無數次過後,有個學員拿了一份在互聯網路下載的故事給我。那是這個故事的台灣版本,不知道是哪個頑皮學員,在上完課、聽過這個故事之後,自行延續出來的——
年輕男子看完女伴的雙眼之後,接著又將她從頭看到腳,再從底下看回雙眼,繼續問道:「那麼……妳的媽媽,是不是種田的?」
這位女生心中小鹿亂撞,以為又有浪漫得令人心醉的甜言蜜語可以享用,連忙搖頭道:「不是啊!我媽媽……是公務員,你是知道的——」
這次年輕男子換過左手,還是抓了抓後腦勺,疾聲道:「如果……妳媽媽不是種田的?那她怎麼能夠把田裡種的蘿蔔,拿來長在妳的腿上——」
同樣的場景、相同的主角,從巴黎飄洋過海來到台灣,兩個故事的版本,竟然會產生如此這般的差異,讓我不禁懷疑,是不是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不經意間被輸入太多否定的錯誤訊息,以致於讓在台灣長大的孩子們,迷迷糊糊地失去了讚美別人的天賦本能。
想讓自己過得快樂嗎?用讚美來代替嘲諷,絕對是最有效的快樂秘方;否則,為什麼「浪漫之都」會是巴黎,而不在台北?
【快樂雋語】讚美已失去的事物,會使它在記憶中分外珍貴。 ——莎士比亞
我們都老得太快,卻聰明得太遲
我的學長去年喪妻。
這突如其來的事故,實在叫人難以接受,但是死亡的到來不總是如此。
學長說他太太最希望他能送鮮花給他,但是他覺得太浪費,總推說等到下次再買,結果卻是在她死後,用鮮花佈置她的靈堂。
這不是太蠢愚了嗎?!
等到......、等到.....,似乎我們所有的生命,都用在等待。
「等到我大學畢業以後,我就會如何如何」我們對自己說
「等到我買房子以後!」
「等我最小的孩子結婚之後!」
「等我把這筆生意談成之後!」
「等到我死了以後」
人人都很願意犧牲當下,去換取未知的等待;
犧牲今生今世的辛苦錢,去購買後世的安逸。
在台灣只要往有山的道路上走一走, 就隨處都可看到「農舍」變「精舍」,山坡地變靈骨塔,
無非也是為了等到死後,能圖個保障,不必再受苦。
許多人認為必須等到某時或某事完成之後再採取行動。
明天我就開始運動;
明天我就會對他好一點;
下星期我們就找時間出去走走;
退休後,我們就要好好享受一下。
然而,
生活總是一直變動,
環境總是不可預知,
在現實生活中,各種突發狀況總是層出不窮。
身為一個醫生,我所見過的死人,比一般人要來得多。
這些人早上醒來時,原本預期過的是另一個平凡無奇的日子,
沒想到一個意料之外的事;交通意外、腦溢血、心臟病發作等等。
剎那間生命的巨輪傾覆離軌,突然闖進一片黑暗之中。
那麼我們要如何面對生命呢?
我們毋需等到生活完美無瑕,也毋需等到一切都平穩,
想做什麼,現在就可以開始做起。
一個人永遠也無法預料未來,
所以不要延緩想過的生活,不要吝於表達心中的話,
因為生命只在一瞬間。
如果你的妻子想要紅玫瑰,現在就買來送她,不要等到下次。
真誠、坦率的告訴她:「我愛妳」、「妳太好了!」這樣的愛語永不嫌多。
如果說不出口,就寫張紙條壓在餐桌上:
「你真棒!」
~或是~
「我的生命因你而豐富。」
不要吝於表達,好好把握。
記住,給活人送一朵玫瑰,強過給死人送貴重的花圈。
每個人的生命都有盡頭,
許多人經常在生命即將結束時,
才發現自己還有很多事沒有做,有許多話來不及說,
這實在是人生最大的遺憾。
別讓自己徒留「為時已晚」的空餘恨。
逝者不可追,來者猶未卜,
最珍貴、最需要即時掌握的「當下」,
往往在這兩者蹉跎間,轉眼錯失。
人生短暫飄忽,包得有一首小詩這樣寫:
高天與原地,悠悠人生路;
行行向何方,轉眼即長暮。
正是道盡了人生如寄,轉眼即逝的惶恐。
有許多事,在你還不懂得珍惜之前已成舊事;
有許多人,在你還來不及用心之前已成舊人。
遺憾的事一再發生,但過後再追悔「早知道如何如何」是沒有用的,
「那時候」已經過去,你追念的人也已走過了你的生命。
一句瑞典格言說:「我們老得太快,卻聰明得太遲。」
不管你是否察覺,生命都一直在前進。
人生並未售來回票,失去的便永遠不再。
將希望寄予「等到方便的時間才享受」,
我們不知失去了多少可能的幸福。
不要再等待有一天你「可以鬆口氣」,或是「麻煩都過去了」。
生命中大部分的美好事物都是短暫易逝的,
享受它們、品嚐它們,善待你周圍的每一個人, 別把時間浪費在等待所有難題的「完滿結局」上。
找回迷失的生命,
死亡也許是免費的,
─ 但是,卻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把握當下,莫等待。
這突如其來的事故,實在叫人難以接受,但是死亡的到來不總是如此。
學長說他太太最希望他能送鮮花給他,但是他覺得太浪費,總推說等到下次再買,結果卻是在她死後,用鮮花佈置她的靈堂。
這不是太蠢愚了嗎?!
等到......、等到.....,似乎我們所有的生命,都用在等待。
「等到我大學畢業以後,我就會如何如何」我們對自己說
「等到我買房子以後!」
「等我最小的孩子結婚之後!」
「等我把這筆生意談成之後!」
「等到我死了以後」
人人都很願意犧牲當下,去換取未知的等待;
犧牲今生今世的辛苦錢,去購買後世的安逸。
在台灣只要往有山的道路上走一走, 就隨處都可看到「農舍」變「精舍」,山坡地變靈骨塔,
無非也是為了等到死後,能圖個保障,不必再受苦。
許多人認為必須等到某時或某事完成之後再採取行動。
明天我就開始運動;
明天我就會對他好一點;
下星期我們就找時間出去走走;
退休後,我們就要好好享受一下。
然而,
生活總是一直變動,
環境總是不可預知,
在現實生活中,各種突發狀況總是層出不窮。
身為一個醫生,我所見過的死人,比一般人要來得多。
這些人早上醒來時,原本預期過的是另一個平凡無奇的日子,
沒想到一個意料之外的事;交通意外、腦溢血、心臟病發作等等。
剎那間生命的巨輪傾覆離軌,突然闖進一片黑暗之中。
那麼我們要如何面對生命呢?
我們毋需等到生活完美無瑕,也毋需等到一切都平穩,
想做什麼,現在就可以開始做起。
一個人永遠也無法預料未來,
所以不要延緩想過的生活,不要吝於表達心中的話,
因為生命只在一瞬間。
如果你的妻子想要紅玫瑰,現在就買來送她,不要等到下次。
真誠、坦率的告訴她:「我愛妳」、「妳太好了!」這樣的愛語永不嫌多。
如果說不出口,就寫張紙條壓在餐桌上:
「你真棒!」
~或是~
「我的生命因你而豐富。」
不要吝於表達,好好把握。
記住,給活人送一朵玫瑰,強過給死人送貴重的花圈。
每個人的生命都有盡頭,
許多人經常在生命即將結束時,
才發現自己還有很多事沒有做,有許多話來不及說,
這實在是人生最大的遺憾。
別讓自己徒留「為時已晚」的空餘恨。
逝者不可追,來者猶未卜,
最珍貴、最需要即時掌握的「當下」,
往往在這兩者蹉跎間,轉眼錯失。
人生短暫飄忽,包得有一首小詩這樣寫:
高天與原地,悠悠人生路;
行行向何方,轉眼即長暮。
正是道盡了人生如寄,轉眼即逝的惶恐。
有許多事,在你還不懂得珍惜之前已成舊事;
有許多人,在你還來不及用心之前已成舊人。
遺憾的事一再發生,但過後再追悔「早知道如何如何」是沒有用的,
「那時候」已經過去,你追念的人也已走過了你的生命。
一句瑞典格言說:「我們老得太快,卻聰明得太遲。」
不管你是否察覺,生命都一直在前進。
人生並未售來回票,失去的便永遠不再。
將希望寄予「等到方便的時間才享受」,
我們不知失去了多少可能的幸福。
不要再等待有一天你「可以鬆口氣」,或是「麻煩都過去了」。
生命中大部分的美好事物都是短暫易逝的,
享受它們、品嚐它們,善待你周圍的每一個人, 別把時間浪費在等待所有難題的「完滿結局」上。
找回迷失的生命,
死亡也許是免費的,
─ 但是,卻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把握當下,莫等待。
星期二, 1月 06, 2009
聽說當你心中只有你自己…
讀大學的時候,我在大講堂裡聽過一次講座。那是學校最有名的一位教授開設的講座。等到我趕往大講堂的時候,大講堂裡靠近講台和過道兩邊的座位,都已經被別人佔去了。而中間和後面那些出入不方便的座位,卻還空著。我挑了一個位置坐了下來,然後向講台看去,只見教授早已經坐在那裡了。
這時聽講座的同學陸續都來了,大講堂裡的每一個座位上都坐著人。講座準時開始,教授從坐著的椅子上站起來。他徑直走下講台,來到大講堂最後面一排的座位上,指著座位中間的一個同學說:
"同學們,在開始今天的講座之前,請允許我向這位同學致敬。
"說著,教授向那位同學深深地鞠了一躬。
大講堂裡一下變得鴉雀無聲,大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教授鞠完躬,站起來,緩緩地說道:
" 我之所以向這位同學鞠躬,是因為他選擇坐裡面位置的行動,讓我充滿敬意。"
大家聽著教授的這句話,講堂裡一下變得有些騷動起來。大家低聲議論起來。
教授沒有反駁同學們的話,依然用不高的語調說道:
"我今天是第一個來大講堂的,在你們入場的時候,我特別注意觀察了。我發現,許多先到的同學,一進來就搶佔了靠近講台和過道兩邊的座位,在他們看來,那一定是最好的位置了,好進好出,而且離講台也近,聽得也最清楚了。只有這位同學來的時候,我注意看到了,當時靠前和兩邊的位置還有很多,可是他卻徑直走到大講堂的最後面,而且是坐在最中間,進出都不方便的位置。這位同學把好的位置留給了別人,自己卻寧願坐最差的位置。他的這種思想,難道不值得我們充滿敬意嗎?
"教授接著說道:"我繼續觀察後發現:先前那些搶佔了他們認為是好位置的同學,其實備受其苦,因為座位前排與後排之間的距離小,每一個後來者往裡面進時,靠邊的同學都不得不起立一次,這樣才能讓後來者進去。我統計了一下,在半個小時之內,那些搶佔了'好位置'的同學,竟然為他們只想著自己的行為,付出了起立十多次的代價。而那位坐在後排中間的同學,卻一直安詳地看著自己的書,沒人打擾。"
說到這裡,教授停頓了一下,向大講堂四周從前至後地看了一遍,然後望著大家,緩緩地,但卻很有力地說道:"同學們,請記住吧:
當你心中只有你自己的時候,你把麻煩其實也留給了自己;當你心中想著他人的時候,其實他人也在不知不覺中方便了你……"
"嘩……"教授的話一說完,台下響起了長時間的熱烈掌聲,久久沒有平息下去。
這位教授用如此獨特的方法講授人生的哲理,使我們在場的學生受益甚深。
這時聽講座的同學陸續都來了,大講堂裡的每一個座位上都坐著人。講座準時開始,教授從坐著的椅子上站起來。他徑直走下講台,來到大講堂最後面一排的座位上,指著座位中間的一個同學說:
"同學們,在開始今天的講座之前,請允許我向這位同學致敬。
"說著,教授向那位同學深深地鞠了一躬。
大講堂裡一下變得鴉雀無聲,大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教授鞠完躬,站起來,緩緩地說道:
" 我之所以向這位同學鞠躬,是因為他選擇坐裡面位置的行動,讓我充滿敬意。"
大家聽著教授的這句話,講堂裡一下變得有些騷動起來。大家低聲議論起來。
教授沒有反駁同學們的話,依然用不高的語調說道:
"我今天是第一個來大講堂的,在你們入場的時候,我特別注意觀察了。我發現,許多先到的同學,一進來就搶佔了靠近講台和過道兩邊的座位,在他們看來,那一定是最好的位置了,好進好出,而且離講台也近,聽得也最清楚了。只有這位同學來的時候,我注意看到了,當時靠前和兩邊的位置還有很多,可是他卻徑直走到大講堂的最後面,而且是坐在最中間,進出都不方便的位置。這位同學把好的位置留給了別人,自己卻寧願坐最差的位置。他的這種思想,難道不值得我們充滿敬意嗎?
"教授接著說道:"我繼續觀察後發現:先前那些搶佔了他們認為是好位置的同學,其實備受其苦,因為座位前排與後排之間的距離小,每一個後來者往裡面進時,靠邊的同學都不得不起立一次,這樣才能讓後來者進去。我統計了一下,在半個小時之內,那些搶佔了'好位置'的同學,竟然為他們只想著自己的行為,付出了起立十多次的代價。而那位坐在後排中間的同學,卻一直安詳地看著自己的書,沒人打擾。"
說到這裡,教授停頓了一下,向大講堂四周從前至後地看了一遍,然後望著大家,緩緩地,但卻很有力地說道:"同學們,請記住吧:
當你心中只有你自己的時候,你把麻煩其實也留給了自己;當你心中想著他人的時候,其實他人也在不知不覺中方便了你……"
"嘩……"教授的話一說完,台下響起了長時間的熱烈掌聲,久久沒有平息下去。
這位教授用如此獨特的方法講授人生的哲理,使我們在場的學生受益甚深。
星期三, 12月 31, 2008
壞話說三分,好話就要說七分
人很奇怪,不喜歡聽對自己有利的好話,反倒愛聽議論別人的壞話。這就是為什麼某個以八卦、腥擅為主題與風格的報社,業績能夠如此蒸蒸日上的原因。所有的人都喜歡看別人出醜,看別人不幸。忘了曾經在哪一本書上看過一句話:「看到別人被車撞是喜劇,自己滑一跤則是悲劇。」就是這個意思。
在辦公室中,同事之間往往也是靠著一起說某人的壞話或是一起罵上司,建立彼此之間的「革命情感」。
因為既然是同一國的朋友,你就要融入他們的圈子,否則他們會把你當成「敵人」看待。於是,很多人下了班一起去喝了一點酒之後,公司裡的老闆、主管、同事‥‥都成了話題人物,在背後被批評得一無是處。
其實這樣的情形是非常危險的,尤其是你無法確知現場每個人真正的想法,只要有一個人偷偷去向當事人告狀,辦公室中就會出現今人緊張的關係。所以,這種一起罵人的行為,也有一種如同「兄弟會」裡考驗忠誠的意味。
絕大多數的人偶爾都想聽聽別人的八卦消息,如果只有你一個人瞻前顧後,怕說人是非,你會給人一種不可靠的感覺,好像和他們不是一國的,或是成了孔子口中不明是非又虛偽的「鄉愿」。
也許有人會說:
「說人家壞話本來就是不應該的呀!」或是
「我跟他又沒有什麼深仇大恨,我幹嘛要跟著說壞話。」
其實這都沒錯,嚼舌根的確是不好的行為,不過,人際關係—尤其是辦公室中的人際關係,在大家衣冠楚楚、西裝筆挺之下,彼此間的鬥爭和較勁,其實不會比叢林中的野獸斯文到哪裡去。
舉個例子,假設今天上司很明顯的惡整底下的部屬,下了班後,幾個被惡整的部屬一起去居酒屋喝酒抱怨,其中一個人不管身旁的人怎麼同仇敵愾的臭罵上司,他都堅持不說一句惡言。
老實講,這樣的人一定會被大家排擠,事實上,最好不要和這樣的人做朋友,因為他沒什麼「人性」。就像一句英文諺語:「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divine.」(犯錯是常人之舉,寬恕乃神聖之行)。
受委屈時能氣度寬宏全然原諒他人的,只有上帝。
真的有「人性」的人,多多少少都會講人家的壞話,畢竟一個人只要還沒死,絕對不會是一個聖人;如果一個還活著的人已經具有超越聖人的情操,那他鐵定不是人!正常來講,只要是一個活生生、意識清楚、頭腦靈活的人,就多多少少都會有嫉妒別人、憎恨別人、討厭不公平的事等等情緒反應。
言歸正傳,那麼,要怎樣說別人壞話才算是有技巧?
當你說別人壞話的時候,要小心隔牆有耳,因為你說出去的壞話,很可能被有心人拿去大作文章,到時候你就麻煩了!
我們說別人壞話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還要給對方留點餘地,別說得太絕,最好是壞話說三分,但別忘了也要說七分好話,這樣不但抒發了心裡的不滿,也不會讓同事覺得自己虛偽,另外對自己也不會有太大的傷害,就沒什麼問題了。
在辦公室中,同事之間往往也是靠著一起說某人的壞話或是一起罵上司,建立彼此之間的「革命情感」。
因為既然是同一國的朋友,你就要融入他們的圈子,否則他們會把你當成「敵人」看待。於是,很多人下了班一起去喝了一點酒之後,公司裡的老闆、主管、同事‥‥都成了話題人物,在背後被批評得一無是處。
其實這樣的情形是非常危險的,尤其是你無法確知現場每個人真正的想法,只要有一個人偷偷去向當事人告狀,辦公室中就會出現今人緊張的關係。所以,這種一起罵人的行為,也有一種如同「兄弟會」裡考驗忠誠的意味。
絕大多數的人偶爾都想聽聽別人的八卦消息,如果只有你一個人瞻前顧後,怕說人是非,你會給人一種不可靠的感覺,好像和他們不是一國的,或是成了孔子口中不明是非又虛偽的「鄉愿」。
也許有人會說:
「說人家壞話本來就是不應該的呀!」或是
「我跟他又沒有什麼深仇大恨,我幹嘛要跟著說壞話。」
其實這都沒錯,嚼舌根的確是不好的行為,不過,人際關係—尤其是辦公室中的人際關係,在大家衣冠楚楚、西裝筆挺之下,彼此間的鬥爭和較勁,其實不會比叢林中的野獸斯文到哪裡去。
舉個例子,假設今天上司很明顯的惡整底下的部屬,下了班後,幾個被惡整的部屬一起去居酒屋喝酒抱怨,其中一個人不管身旁的人怎麼同仇敵愾的臭罵上司,他都堅持不說一句惡言。
老實講,這樣的人一定會被大家排擠,事實上,最好不要和這樣的人做朋友,因為他沒什麼「人性」。就像一句英文諺語:「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divine.」(犯錯是常人之舉,寬恕乃神聖之行)。
受委屈時能氣度寬宏全然原諒他人的,只有上帝。
真的有「人性」的人,多多少少都會講人家的壞話,畢竟一個人只要還沒死,絕對不會是一個聖人;如果一個還活著的人已經具有超越聖人的情操,那他鐵定不是人!正常來講,只要是一個活生生、意識清楚、頭腦靈活的人,就多多少少都會有嫉妒別人、憎恨別人、討厭不公平的事等等情緒反應。
言歸正傳,那麼,要怎樣說別人壞話才算是有技巧?
當你說別人壞話的時候,要小心隔牆有耳,因為你說出去的壞話,很可能被有心人拿去大作文章,到時候你就麻煩了!
我們說別人壞話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還要給對方留點餘地,別說得太絕,最好是壞話說三分,但別忘了也要說七分好話,這樣不但抒發了心裡的不滿,也不會讓同事覺得自己虛偽,另外對自己也不會有太大的傷害,就沒什麼問題了。
站在煩惱裡仰望幸福
人生煩惱無數。
先賢說,把心靜下來,什麼也不去想,就沒有煩惱了。先賢的話,像扔進水中的石頭,而芸芸眾生在聽得「咕咚」一聲悶響之後,煩惱便又漣漪一般蕩漾開來,而且層出不窮。
幸福總圍繞在別人身邊,煩惱總糾纏在自己心裡。這是大多數人對幸福和煩惱的理解。差學生以為考了高分就可以沒有煩惱,貧窮的人以為有了錢就可以得到幸福。結果是,有煩惱的依舊難消煩惱,不幸福的仍然難得幸福。
煩惱,永遠是尋找幸福的人命中的劫數。
尋找幸福的人,有兩類。
一類像在登山,他們以為人生最大的幸福在山頂,於是氣喘吁吁、窮盡一生去攀登。最終卻發現,他們永遠登不到頂,看不到頭。他們並不知道,幸福這座山,原本就沒有頂、沒有頭。
另一類也像在登山,但他們並不刻意登到哪裡。一路上走走停停,看看山嵐、賞賞虹霓、吹吹清風,心靈在放鬆中得到某種滿足。儘管不得大愉悅,然而,這些瑣碎而細微的小自在,縈繞於心扉,一樣芬芳身心、恬靜自我。
對於心靈來說,人奮鬥一輩子,如果最終能掙得個終日快樂,就已經實現了生命最大的價值。
有的人本來很幸福,看起來卻很煩惱;有的人本來該煩惱,看起來卻很幸福。
活得糊塗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煩惱。這是因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較真兒,生活中便煩惱遍地;而糊塗的人,計較得少,雖然活得簡單粗糙,卻因此覓得了人生的大境界。
所以,人生的煩惱是自找的。不是煩惱離不開你,而是你撇不下它。
這個世界,為什麼煩惱的人都有。
為權,為錢,為名,為利……人人行色匆匆,背上背著個沉重的行囊,裝得越多,牽累也就越多。
幾乎所有的人都在追逐著人生的幸福。然而,就像卞之琳《斷章》所寫的那樣,我們常常看到的風景是:一個人總在仰望和羨慕著別人的幸福,一回頭,卻發現自己正被別人仰望和羨慕著。
其實,每個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別人眼裡。
先賢說,把心靜下來,什麼也不去想,就沒有煩惱了。先賢的話,像扔進水中的石頭,而芸芸眾生在聽得「咕咚」一聲悶響之後,煩惱便又漣漪一般蕩漾開來,而且層出不窮。
幸福總圍繞在別人身邊,煩惱總糾纏在自己心裡。這是大多數人對幸福和煩惱的理解。差學生以為考了高分就可以沒有煩惱,貧窮的人以為有了錢就可以得到幸福。結果是,有煩惱的依舊難消煩惱,不幸福的仍然難得幸福。
煩惱,永遠是尋找幸福的人命中的劫數。
尋找幸福的人,有兩類。
一類像在登山,他們以為人生最大的幸福在山頂,於是氣喘吁吁、窮盡一生去攀登。最終卻發現,他們永遠登不到頂,看不到頭。他們並不知道,幸福這座山,原本就沒有頂、沒有頭。
另一類也像在登山,但他們並不刻意登到哪裡。一路上走走停停,看看山嵐、賞賞虹霓、吹吹清風,心靈在放鬆中得到某種滿足。儘管不得大愉悅,然而,這些瑣碎而細微的小自在,縈繞於心扉,一樣芬芳身心、恬靜自我。
對於心靈來說,人奮鬥一輩子,如果最終能掙得個終日快樂,就已經實現了生命最大的價值。
有的人本來很幸福,看起來卻很煩惱;有的人本來該煩惱,看起來卻很幸福。
活得糊塗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煩惱。這是因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較真兒,生活中便煩惱遍地;而糊塗的人,計較得少,雖然活得簡單粗糙,卻因此覓得了人生的大境界。
所以,人生的煩惱是自找的。不是煩惱離不開你,而是你撇不下它。
這個世界,為什麼煩惱的人都有。
為權,為錢,為名,為利……人人行色匆匆,背上背著個沉重的行囊,裝得越多,牽累也就越多。
幾乎所有的人都在追逐著人生的幸福。然而,就像卞之琳《斷章》所寫的那樣,我們常常看到的風景是:一個人總在仰望和羨慕著別人的幸福,一回頭,卻發現自己正被別人仰望和羨慕著。
其實,每個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別人眼裡。
星期日, 12月 21, 2008
想念你,找不找你?
有時候,你很想念一個人,但你不會打電話給他。
打電話給他,不知道說甚麼好,還是不打比較好。
你很想念爸爸和媽媽,所以打電話給他們,跟他們聊天。
可是,每一次,你們都會吵架收場。
下一次,當你拿起話筒,很想打電話給他們的時候,
你會猶豫一下,然後放下話筒。
你打電話給一個很久沒有見面的朋友,
以前,你們甚麼也可以談;
現在,只會談一些無關重要的事,那種感覺並不好受。
從此以後,當你想念他,你不會打電話給他。
你想打電話給舊情人,可是,他身邊也許有另一個人了,
你跟他說些甚麼好呢?
這麼久沒聯絡了,還是不要再聯絡比較好。
分手的時候,大家做得很漂亮,這是很難得的,
何必因為一時的思念而破壞當天的回憶?
想念一個人,不一定要聽到他的聲音。
聽到了他的聲音,也許就是另一回事。
想像中的一切,往往比現實稍微美好一點。
想念中的那個人,也比現實稍微溫暖一點。
思念好像是很遙遠的一回事,有時卻偏偏比現實親近一點。
思念很近,電話線的那一頭,卻好像很遠,還是不打電話比較好。
愛上一個人很簡單..但要讓"你愛上的人"懂妳卻很難..
因此懂你的人比你愛的人還重要
所以找個懂你的人來愛..來疼惜自己吧!
讓懂你的人愛你
通常快樂的時候想到的都是情人
而悲傷的時候想到的卻是朋友
與其說當你悲傷的時候想到誰那才是你所愛的人
不如說願意分擔你悲傷的人才是愛你的人~
因為要分享快樂太容易了
如果我把悲傷同時告訴兩個我愛的人
而及時安慰我與我共度難關的人
才是把我當作廝守終身的人~
但是男人的思緒往往是逆向而行的...
如果他不願把他的悲傷告訴那個人
而那個人才是他所愛的人
因為他真的不忍看他最親的人為他憂心罷了~
所以女人多想告訴她所愛的人
把你的悲傷和軟弱讓我知道
我是多麼希望和你一起分擔啊...............
讓懂你的人愛你..慎選一份值得堅持的感情
愛~只要一點點衝動就可以
可是了解~卻少些默契都不行
相愛不只是走進對方的生活
更要能走入彼此的生命
打電話給他,不知道說甚麼好,還是不打比較好。
你很想念爸爸和媽媽,所以打電話給他們,跟他們聊天。
可是,每一次,你們都會吵架收場。
下一次,當你拿起話筒,很想打電話給他們的時候,
你會猶豫一下,然後放下話筒。
你打電話給一個很久沒有見面的朋友,
以前,你們甚麼也可以談;
現在,只會談一些無關重要的事,那種感覺並不好受。
從此以後,當你想念他,你不會打電話給他。
你想打電話給舊情人,可是,他身邊也許有另一個人了,
你跟他說些甚麼好呢?
這麼久沒聯絡了,還是不要再聯絡比較好。
分手的時候,大家做得很漂亮,這是很難得的,
何必因為一時的思念而破壞當天的回憶?
想念一個人,不一定要聽到他的聲音。
聽到了他的聲音,也許就是另一回事。
想像中的一切,往往比現實稍微美好一點。
想念中的那個人,也比現實稍微溫暖一點。
思念好像是很遙遠的一回事,有時卻偏偏比現實親近一點。
思念很近,電話線的那一頭,卻好像很遠,還是不打電話比較好。
愛上一個人很簡單..但要讓"你愛上的人"懂妳卻很難..
因此懂你的人比你愛的人還重要
所以找個懂你的人來愛..來疼惜自己吧!
讓懂你的人愛你
通常快樂的時候想到的都是情人
而悲傷的時候想到的卻是朋友
與其說當你悲傷的時候想到誰那才是你所愛的人
不如說願意分擔你悲傷的人才是愛你的人~
因為要分享快樂太容易了
如果我把悲傷同時告訴兩個我愛的人
而及時安慰我與我共度難關的人
才是把我當作廝守終身的人~
但是男人的思緒往往是逆向而行的...
如果他不願把他的悲傷告訴那個人
而那個人才是他所愛的人
因為他真的不忍看他最親的人為他憂心罷了~
所以女人多想告訴她所愛的人
把你的悲傷和軟弱讓我知道
我是多麼希望和你一起分擔啊...............
讓懂你的人愛你..慎選一份值得堅持的感情
愛~只要一點點衝動就可以
可是了解~卻少些默契都不行
相愛不只是走進對方的生活
更要能走入彼此的生命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