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9月 06, 2018

成人依戀:親情決定了你的愛情?



親愛的,能給我講講你小時候的事嗎?”
  《老友記》裡面有一集講瑞秋和喬伊一起吃飯,互相彼此施展魅力的獨門秘笈,輪到瑞秋時她只是含情脈脈地輕輕摸著喬伊的手背,讓喬伊談談小時候的事,喬伊開始還笑話瑞秋,“就這個?你應該慶幸你長得很漂亮”,結果當他陷入回憶時,一時間湧上柔情萬種,讓這個情場老手大呼神奇。所以聊聊童年不僅可以給對方留下良好印象,還能分辨出他屬於何種成人依戀類型,可以大大縮短你對此人的考察時間,尤其是剛開始相處的交往對象,問問兒時回憶既得體又能得到核心情報,比拐彎抹角打聽車子房子有品位多了。
  一般來說,安全型是相對來說較好的類型,不難理解,當一個人內心有足夠的安全感時,他才會有能量去探索周圍以及正常和他人交往。安全型的人會對幼時經歷以及和父母的關係有更正面的評價,他們的回憶多半是父母的陪伴或者有趣的事情,並在講述時可以明顯感受到他的喜悅和欣賞之情。成年後他們和自己的愛人在一起時也會表現適度,不那麼粘,也很體貼,和這樣的伴侶在一起是踏實和溫暖的。
  迴避型的人通常比較冷靜、淡漠,拒絕承認小時候的事情對現在會有影響,甚至有的會說,“小時候的事我全都不記得了”。他們的童年回憶多為自己獨自在做什麼事情,很少和父母有互動,非常強調獨立性。成年後他們更希望有獨立特質的伴侶,如果女朋友太粘人,他們常常會不知所措。生活中如果這種男人很帥,通常會被形容為“很man”,如果不帥,那麼就是不解風情的古怪男人。
  矛盾型的人對待回憶的態度是混亂的,這類人常常有種不確定感,不知道自己是幸福還是不幸,他們不太會表達情感,表面上挺冷淡但是內心又十分脆弱敏感,多半是壓抑的表現。這類男人的回憶並不悲慘,甚至常常看上去還挺美好,但伴隨美好總有一些小的不愉快,比如他會記得和媽媽一起去公園玩,結果從鞦韆上摔下來,或者爸爸讓他背唐詩,他背不出來,他爸很失望等等,上面的例子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矛盾型男人,這類男人的一個好處就是他不太會輕易離開你,因為他實際上非常需要感情支撐。
  還有焦慮類型,這類男人比較少見,一個患得患失的男人大概誰也不想看見。焦慮型通常是小時候特別粘人的那類孩子,媽媽只要不在眼前就放聲大哭,內心缺乏安全感,對待父母的態度是比較依賴的。當這類男人長大後不得不獨立面對人生的時候,問題就會接踵而至,他們通常唯唯諾諾,思前想後,很難做決定,這類男人通常被稱為“小男人”,需要搭配強勢的女朋友。
  總的看來,安全型固然是上乘之選,但其他類型也不是完全沒有可取之處,兩情相悅之事,難得的是“適合”。如果兩個迴避型的人在一起,也許會因為彼此欣賞而更幸福;遇到矛盾類型的男人,只要知道他的結在哪裡,可能就會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男人。另外,判斷成人依戀類型也不能太過絕對,可以先從了解的人入手,反复練習與核實,再應用於實踐。
  現在開始放棄那些“我和你媽你選誰”“你到底愛不愛我”“你喜歡什麼類型的女孩”之類的傻問題吧,你只要微微含笑——“親愛的,能跟我講講你小時候的事嗎?”

星期四, 11月 02, 2017

上了大學才知道


01.上了大學才知道,兩個天天在一起的人不一定是朋友,有可能什麼都不是。
02.上了大學才知道,從來不要和別人爭論什麼,因為那是沒有結果的,無論誰對誰錯。
03.上了大學才知道,手機是有事的時候用的,並不是為了交流感情。
04.上了大學才知道,真心對一個人好不一定有回報,而你忽略的人往往有可能是最重視你的。
05.上了大學才知道,很多東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很多東西你只能擁有一次。
06.上了大學才知道,戀愛不一定是真心的,有可能是利益關係,有可能是攀比心理。
07.上了大學才知道,原來中學老師教的是那麼好,那麼負責任。
08.上了大學才知道,很多時候自己遇到不開心事,千萬不要渴望別人同情,大多數人會採取冷漠回敬的。那樣會更讓人家看不起。
09.上了大學才知道,有很多東西是不屬於你的,你使勁強求會遭天遣的。
10.上了大學才知道,生活是有很多不公平的,你一定要正視,相信實力和群眾的眼睛。
11.上了大學才知道,人的性格可以差異到如此之大。
12.上了大學才知道,一個人要自己對自己好,因為真正關心你的人很少,有了事他們也不一定會在你身邊。所以要自己照顧自己。
13.上了大學才知道,課程會在你不經意間,拉下很多,期末考試前不一定能補回來。
14.上了大學才知道,錢用的是那麼快,用錢的地方是那麼多。
15.上了大學才知道,從現在開始應該把握每一個你能把握的人,放棄你留不住的人,不要因為想留住個別人而失去一群人。
16.上了大學才知道,自己一定在乎自己的自尊,因為你的自尊在別人眼裡根本不算什麼。
17.上了大學才知道,不要心情不好的時候對周圍人發脾氣,渴望他們諒解你,人家不是你的父母,現在你可以明白父母對自己多麼重要。
18.上了大學才知道。即便有人對情感看的無所謂,你一定要堅信,人之間的感情,有可能會令所有東西無法超越的,但記住,只是有可能。
19.上了大學才知道,會遇到許多自己看不慣的人或事,但那與你無關,別人愛咋整隨他便,別生不該生的氣,不值。
20.上了大學才知道,許多曾經的人會變的讓你認不出,但請留住回憶。jdwzw.cn
21.上了大學才知道,會遇到很多誘惑,無論別人怎麼樣,你是你,你有你的原則和底限。
22.上了大學才知道,會有人很討厭你或者和你過不去,但是他愛怎麼樣就怎麼樣,我們要大度,不和小人計較,但前提是你正確。
23.上了大學才知道,很多人無法理解男女之間的朋友關係,在一起就一定是戀人,不是戀人就一定不能在一起。
24.上了大學才知道,學習要刻苦,因為憑聰明就能應付大學科目的人是風毛翎角。
25.上了大學才知道,原來時間一空閒下來是那麼無聊,絲毫沒有中學的充實的感覺。
26.上了大學才知道,太在乎別人了往往會傷害自己。
27.上了大學才知道,對自己好的人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少。
28.上了大學才知道,可以不把所有人當朋友,但千萬不能把一個人當敵人,至少可以當同學。
29.上了大學才知道,玩你能玩的起的,玩不起的千萬別玩,不然會輸的什麼都沒有的。
30.上了大學才知道,快樂常常來自回憶,而痛苦常常來自於回憶與現實的差距。
31.上了大學才知道,原來上課,吃飯,上自習常常得自己一個人。
32.上了大學才知道,有很多人的想法與做法你無法理解,或是根本不知道他在想什麼,千萬別在那揣摩或者瞎猜,那樣會讓自己累,既然
33.上了大學才知道,每個人都是帶有“地方特色”的。
34.上了大學才知道,別人請客吃飯或著自己請別人吃飯都是很平常的,甚至請一個不怎麼熟的人都是有可能的
35.上了大學才知道,每個人都是認為自己的家鄉最好,無論他的家鄉貧窮或富裕。

星期四, 8月 17, 2017

人生最大的修養是包容。


它既不是懦弱也不是忍讓,而是察人之難,補人之短,揚人之長,諒人之過,而不會嫉人之才,鄙人之能,諷人之缺,責人之誤。 包容是肯定自己也承認他人,是一種善待生活,善待別人的境界。 在包容的背後,蘊含的是愛心和堅強,是挺直的脊梁,是博大的胸懷。 心若計較,處處都有怨言;心若放寬,時時都是春天,若要計較,沒有一個人、一件事能讓你滿意。 人活一世,最重要的是心靈的安穩和平靜,何必跟自己過不去。 心寬一寸,路寬一丈,若不是心寬似海,哪有人生的風平浪靜? 有些事不管我們願意不願意,都要發生,有些人不論喜歡不喜歡,都要面對。人生中遇到的所有的事,所有的人,都不是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 願意也好,不喜歡也罷,該來的會來,該到的會到,沒有選擇,無法逃避。調整好自己內心,用善良、愛心感染生活,感染人生。讓我們從愛自己開始,內心的愛充滿了,自然就溢出了。

星期一, 5月 15, 2017

幸福就是這麼簡單


心理導讀:我們常常思考一個古老又永恆的話題:幸福是什麼?然而,我們不是沒有幸福,而是缺少一雙發現幸福的眼睛。這篇文章中由心理學家教你如何看待幸福,並提供9個幸福小貼士,讓你輕鬆把握幸福。

你對生活感到滿足嗎?很多人給予了否定的回答。心理學家們認為,幸福是一種主觀的東西,它的生理機制可能根植於大腦中心,這也是多數神經生理學家們持有的觀點。一項發明表明,幸福者的大腦左前方葉顯示出的“腦電流”更強,而那些精神抑鬱或沮喪的人在其大腦前方葉中顯示出較強的“腦電流”。

目前心理學家們對“主觀的幸福”的研究已日漸推翻許多人對其所抱有的神秘性。科學家們提出了許多驚人的新發現,例如:幸福不分性別;幸福不依賴於年齡;財富不能創造幸福。按照美國心理學家米哈利·克塞克的說法,幸福意味著生活在一種“沉醉”的狀態中,即完全投入一種活動,無論是工作還是娛樂,他注意到藝術家們常常在工作中忘記了一切。

最後,他研究了“沉醉”的性質。他以工作不同領域的至少8000人,其中包括科學家、學生、機械師、舞蹈家、醫生等為研究對象。他發現在“沉醉”狀態下能動用你的全部或大部技能。但克塞克警告人們說,對幸福最大的威脅就是技能運用得太少,以至產生煩惱和焦慮。

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曾提出如下達到幸福的步驟:

1、享受瞬間
要生活在這樣一種狀態下:把孩子的微笑當成珠寶,在幫助朋友們中得到滿意感,與好書裡的人物共歡樂。

2、控制你的時間
幸福的人確定大的目標,然後落實在每天的行動中。一天寫300頁書是件很難的事,然而每天寫兩頁則非常容易辦到。
這樣堅持150天,你就可以寫成一本書,這個原則可適應於任何工作。

3、增強積極情緒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消極的情緒使人沮喪,而積極的情緒催人奮進。幸福的人做的一件事就是努力消除消極情緒。

4、優待身邊的人
人們要學會很好地對待親近的朋友、配偶,能夠一下數出5個親密朋友的人,有60%的人比不能數出任何朋友更感幸福。

5、面帶幸福感
實驗表明真正面帶幸福感的人,他們更感到幸福。
研究表明,經常歡笑更能在大腦中引起幸福的感覺。

6、告別枯燥的生活
不要無所事事,不要把自己困在電視機前,要沉浸於能用你的技能的事情。

7、多活動
室外活動是對付壓力和焦慮的良藥。向感到一定壓力的大學生的調查表明:經常在室外鍛煉的學生情況要明顯好於不參加者。

8、好好休息
幸福的人精力充沛,但他們仍然留出一定的時間睡眠和享受孤獨。

9、關照心靈
對信仰和幸福的關係研究表明,有信仰的人比沒有信仰的人更有幸福感。當然,信仰不可能讓我們免除所有悲哀,它不可能囊括一切,但是信仰常常提醒你沿著幸福之路前進。

星期二, 5月 09, 2017

跨過面前的石頭



有一位年輕畫家,在還沒成名前,住在一間狹隘的小房子裡,靠畫人像維生。
一天,一個富人經過,看他的畫工細緻,很喜歡,便請他幫忙畫一幅人像。雙方約好酬勞是一萬元。

一個星期後,人像完成了,富人依約前來拿畫。

這時富人心裡起了歹念,欺侮他年輕又未成名,不肯按照原先的約定付給酬金。

富人心中想著:「畫中的人像是我,這幅畫如果我不買,那麼,絕沒有人會買。

我又何必花那麼多錢來買呢?」於是富人賴賬,他說只願花三千元買這幅畫。

青年畫家傻住了,他從來沒碰過這種事,心裡有點慌,花了許多唇舌,向富人據理力爭,希望富人能遵守約定,做個有信用的人。

「我只能花三千元買這幅畫,你別再囉唆了。」

富人如此說,因為他居上風,「最後,我問你一句,三千元,賣不賣?」

青年畫家知道富人故意賴賬,心中憤憤不平,他以堅定的語氣說:「不賣。我寧可不賣這幅畫,也不願受你的屈辱。今天你失信毀約,將來一定要你付出二十倍的代價。」

「笑話,二十倍,是二十萬耶!我才不會笨得花二十萬買這幅畫。」

「那麼,我們等著瞧好了。」青年畫家對悻悻然離去的富人說。

經過這一個事件的刺激後,畫家搬離了這個傷心地,重新拜師學藝,日夜苦練。皇天不負苦心人,十幾年後,他終於闖出了一片天地,在藝術界上,成為一位知名的人物。

至於那個富人,自從離開畫室後,第二天就把畫家的畫和話淡忘了。

直到有一天,富人的好幾位朋友不約而同的來告訴他:「好友!有一件事好奇怪喔!這些天我們去參觀一位成名藝術家的畫展,其中有一幅畫中的人物跟你長得一模一樣,標示價格二十萬,不二價。有趣的是,這幅畫的標題竟然是《賊》。」

富人好像被人當頭打了一棍,他想起了十多年前畫家的事。

眼看這件事對自己的名譽傷害太大了,他立刻連夜趕去找那位畫家,向他道歉,並且花了二十萬買回那幅人像畫。這個年輕畫家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志氣,讓富人低了頭。

這個年輕人名叫「畢卡索」。

美國發明大王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 1847-1931)說過:「很多生活中的失敗,是因為人們沒有認識到,當他們放棄努力時,距離成功是多麼近。」

保羅在羅馬書曾說:「我想,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

當我們面對無名的屈辱,有意無意的傷害,或生命中的挫折時,我們是否就一蹶不振呢?或是,我們可以暫時繞過這個生命中的障礙,跨越這個阻礙目標的絆腳石。

因為,我們實在沒有必要為了「一塊石頭」,放棄所有的旅程。除非我們能跨過這個面前的石頭,否則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前面的道路有多少驚奇!


星期二, 3月 21, 2017

盲人的花園



在一個大花園裡有一間小屋子,屋裡住著一個盲人。

他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照料這個花園,雖然他的眼睛看不見,花園卻管理得非常好。

無論春天、夏天或秋天,花園裡總是一片花海。

一個過路人非常驚奇的觀賞著這漂亮的花園並問道:「你這樣做,為的是什麼?你根本就看不見這些美麗的花呀!」

盲人笑了,他說:「我可以告訴你四個理由:第一,我喜歡園藝工作;第二,我可以撫摸我的花;第三,我可以聞到它們的香味。至於第四個理由則是你!」

「我?但是你本來不認識我啊!」路人說。

「是的,我是不認識你,但是我知道有一些像你一樣的人會在某個時間從這兒經過,這些人會因為看到我美麗的花園而心情愉快,而我也因此能有機會和你在這兒談這件事。」


星期五, 9月 09, 2016

逞強就是自卑!10大赤裸箴言撕破你的面具人生



「你真的快樂嗎?」夜深,獨自一人時,多少人這樣問過自己?丟掉所有通訊軟體、社交媒介,就這樣靜靜的跟自己說說話。近幾年,心理勵志的書大賣,心知肚明原因為何,時代、科技越進步,人的心裡卻越空虛。由心理學大師阿德勒,撕下你那看似完美的表面人生,揭露人性真實面。

#1 人生沒那麼困難,是你讓人生變得複雜了,其實,人生非常單純。
就好比路前面明明有塊泥巴坑,有人硬要過,踩得自己滿腳泥巴,有人選擇繞點路就好了。當下的人生不是取決於命運和過去的創傷,而是自己的思考方式。換個心境,人生也截然不同,沒有你辦不到的事。

#2 不是因為你不好,而有自卑感。無論看起來多麼優秀的人,多少都會感到自卑。只要還有目標, 當然就有自卑感。
每個人難免都會羨慕別人的人生,人的慾望無窮無盡,目標永遠沒有達成的一天,所以自卑感一直都在。反而越聰明、外表越不錯的人,自卑感越重,因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不會是永遠的第一,越比較越痛苦。

#3 逞強是自卑感的另一種表現。不要努力看起來很強,而是努力變得很強。
滑 FB、更新IG已經變成每天的生活習慣,每個人都在用心經營自己的虛擬世界,用盡一切力氣告訴大家你過得很好,享受被按讚、被羨慕的那個moment,努力讓自己「看起來很強」,越吹捧自己的人其實越自卑,只有自己清楚你真的快樂嗎?別讓自己變得可悲。

#4 不是因為悲傷而流淚,而是為了責備對方,博取同情與關注而哭泣。
阿德勒認為,人之所以流淚,有時只是純粹只是表達悲傷的情緒,有時卻隱藏其他的目的。希望以眼淚博取同情、企圖求得關注,營造對自己有利的情勢。例如情侶吵架……(我就不必多說大家都懂吧XD)

#5 想過沒有煩惱的生活,除非宇宙只剩下自己。
只要還活著,還要繼續和人交往,就一定會有煩惱。工作不順利、無法達成目標,如果同事、上司都和你說「沒關係,不要那麼在意啦!」我想,也就不會煩惱了吧!不是煩惱工作不順利,而是怕遭人否定。

#6 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其實就連隱士,也很在意他人的目光。
當你思考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時,你一定會很在意周遭的目光。「最近心情很低落,忙到都沒辦法休假出去玩。」只是想強調自己很忙,絕對不是因此心情低落。乍看是在吐露內心的煩惱,其實都只是在跟對方強調自己的優越性,害怕承認自己其實沒人約。

#7 縱使被說壞話、被討厭,也沒什麼好在意的,因為對方如何看待你,那是他的課題。
「我是為我而生,你是為你而生。我沒有理由為了回應你的期待,活在這世上,你也沒有理由為了回應我的期待,活在這世上。」-弗德立克.皮爾斯。

#8 樂觀的人,不會懊悔過往,也不會對未來惴惴不安,只看得到此時此刻這當下。
不鑽牛角尖想著已經過去的事,也不會對未來惴惴不安,只專注於「當下」能做的事。會做好悲觀的準備,卻採取肯定的行動,這就是樂觀。

#9 認同、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認同、寬待別人的不完美。
不完美沒什麼不好,這樣才有人味,也是可愛之處,我們隨時都該保有這種寬大胸襟。接受自己、對方的不完美。

#10 不受他人的評價左右,接受真正的自己,擁有接受不完美的勇氣。
滿腦子只想著自己的事,非常在意他人的評價,就是缺乏勇氣的人。反之,有勇氣的人就算得不到讚美與認同,也會因為對他人有貢獻而感到滿足。了解自己,勇敢接受不完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