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你為什麼喜歡一個人?』
我只能夠說出為什麼不喜歡一個人,卻說不出為什麼喜歡一個人。
喜歡一個人,是一種感覺。
不喜歡一個人,卻是事實。
事實容易解釋,感覺卻難以言喻。
愛情是忽然有一個人,我們覺得一見如故,很想靠近他,我們的內分泌忽
然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想擁抱他/她。以後,無論快樂或哀愁,我們也
想不起當初為什麼愛他/她。
只有當我們不愛一個人時,才會找出不愛他/她的原因, 因為我們開始挑
剔。任何一個人,只要你去挑剔,一定找得出缺點。越去挑剔,缺點越
多,我們便可以說出為什麼不喜歡他/她。
我們想買一件衣服時,即使發現它有小小瑕疵,埋怨幾句,也肯將就,因
為只有這一件,而且我們太喜歡它了,瑕不掩瑜嘛! 假使我們根本不想買
那件衣服,它的小小瑕疵便是致命傷。我們更會努力地找出其他缺點,譬
如質料不夠挺,顏色太鮮豔,向售貨員證實,我們不是隨便來逛逛的,我
們都有認真考慮過的呀!
分手可以有很多原因,結合卻只有一個原因, 原因就是: 不需要原因!
星期一, 1月 28, 2008
星期一, 1月 21, 2008
嚴防壓力來襲
現代都市人明知道長時間工作會令皮膚及精神、情緒轉差,但卻不懂得停下來好好休息,工作就似乎是生活的全部。在這個離不開、逃不掉的無間工作間,好應該尋找緩衝區,讓疲憊的身心稍事休息再上戰場。
不知不覺疲倦了
大家曾否試過在上下班時候,於往返途中睡著了,又或者在午後特別是下午茶時間感到昏昏欲睡,以及在工作期間難以集中精神?這並不代表懶惰,而是你的精神可能出現透支情況。
如果你不是每晚夜夜笙歌,就要正視這種委靡不振的狀況。面對排山倒海的工作,很多人以為可以應付得來,但原來不知不覺被無形的壓力纏擾著。早前,曾有一項調查報告指,香港上班族有九成多的人,在工作期間感到精神透支,當中絕大多數人更認為會帶來負面的表現。而且,有超過一半受訪者指下午過後,疲倦的感覺會持續一小時或以上。
懂得偷取休息
大家都可能試過忙得不可開交,連上洗手間的時間也沒有,這種「美德」雖然可貴,但卻有機會賠上更保貴的健康。因為長時間連續工作而缺乏休息之下,會令人的壓力荷爾蒙皮質醇(cortisol)增加。根據白蘭氏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壓力荷爾蒙皮質醇與身心健康調查》中,中文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梁耀堅博士表示,長期受壓會令身體分泌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用以分解蛋白質和身體脂肪組織去轉換成葡萄糖,長期提供大量能量以面對壓力。不過,如壓力荷爾蒙皮質醇長期偏高,會引致以多種身體問題,好像大腦只集中面對潛在危險,不能思考愉快事,從而引致憂慮和抑鬱,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為了避免身體置身於危險境況之中,工作時應該懂得偷取時間休息。「偷」像是負面的字眼,但是忙裡偷閑是有必要。
不知不覺疲倦了
大家曾否試過在上下班時候,於往返途中睡著了,又或者在午後特別是下午茶時間感到昏昏欲睡,以及在工作期間難以集中精神?這並不代表懶惰,而是你的精神可能出現透支情況。
如果你不是每晚夜夜笙歌,就要正視這種委靡不振的狀況。面對排山倒海的工作,很多人以為可以應付得來,但原來不知不覺被無形的壓力纏擾著。早前,曾有一項調查報告指,香港上班族有九成多的人,在工作期間感到精神透支,當中絕大多數人更認為會帶來負面的表現。而且,有超過一半受訪者指下午過後,疲倦的感覺會持續一小時或以上。
懂得偷取休息
大家都可能試過忙得不可開交,連上洗手間的時間也沒有,這種「美德」雖然可貴,但卻有機會賠上更保貴的健康。因為長時間連續工作而缺乏休息之下,會令人的壓力荷爾蒙皮質醇(cortisol)增加。根據白蘭氏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壓力荷爾蒙皮質醇與身心健康調查》中,中文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梁耀堅博士表示,長期受壓會令身體分泌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用以分解蛋白質和身體脂肪組織去轉換成葡萄糖,長期提供大量能量以面對壓力。不過,如壓力荷爾蒙皮質醇長期偏高,會引致以多種身體問題,好像大腦只集中面對潛在危險,不能思考愉快事,從而引致憂慮和抑鬱,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為了避免身體置身於危險境況之中,工作時應該懂得偷取時間休息。「偷」像是負面的字眼,但是忙裡偷閑是有必要。
長假後的上班恐懼
假設只需五天工作,遇上周三至周五是公眾假期,精於計算的朋友,一定計畫周一及周二請假,支取兩天年假便連續休息九天!悠長假期,節目排山倒海而來,以為歡愉過後上班更起勁,誰知道,背後卻有著更大的隱憂…
記得小時候,暑假後總不願上學,賴床、裝病…為的就是繼續放假。長大後,你會發覺這種心情並非學生獨有。早前西班牙有調查指出,約35%上班族患「假期後綜合症」,上班後感疲倦、欠胃口、心跳加快…你又會發現,這種情況並非西班牙上班族獨有。平日工作緊張的你,也曾試過長假後上班感到沮喪,甚至感到身體不適而需請病假,最後卻被上司誤以為裝病騙取假期,真氣死了!(也難怪上司多心,皆因這些都是不少懶惰員工的請假藉口呢!)
要怪的,只怪我們不懂得適當分配長假裏的時間和節目。專家指出,這種「假期後綜合症」,亦稱「假期症」,一般出現在長假後,上班族不願返工,對工作感到恐懼或失落。因為假期時習慣寫意的生活,尤其外遊時的放縱,瘋狂購物、夜夜笙歌甚至暴飲暴食,當重新返回工作崗位後,生活節奏及生理時鐘突然回復正常,身心未能及時適應,你會感到疲倦、失眠、沒精打采、胃口欠佳、精神難以集中、肌肉不正常的痠痛等,嚴重者則會出現頭暈頭痛、心跳加速、腸胃不適、輕度發燒及淋巴疼痛等。
踏進辦公室前感到不安,看到工作檯上的文件感到厭惡,公司電話響起不願接聽,「假期症」的患者面對工作都容易焦慮、空虛、沮喪、動怒,不知情的同事若跟患者發生一點小爭執,他的下場可慘了…這些症狀在長假期後的首個工作天最為明顯,短則維持兩三天,也可能長達超過一星期。
假期完結前的準備
有精神科醫生指出,「假期症」屬普遍現象,由輕鬆心情突然回到有規律的生活模式,身體不適是一種條件反射。以筆者為例,每次放長假後回到公司,少不免心情低落,情緒仍停留在悠長假期裏,未能抽身。所以,放長假前後最好做好準備,以免假期後變得更失落、魂飛魄散:
放假前:
‧別太貪心,若擁有超過二十天的年,最好斬件式地申請假期;(除非…你根本不在乎這分工作)
‧放假前別躲懶,好好把繁重的工作做妥,跟有關同事交待清楚,以免回到崗位後的煩惱更多;
‧盡量避免把外出旅遊及一切瘋狂節目集中火力在同一個長假期;
‧過分密集式的旅行只會令你勞累不已,例如早機返港後便拿著行李直接上班去;(即使身在公司,也只是一個軀殼!)
記得小時候,暑假後總不願上學,賴床、裝病…為的就是繼續放假。長大後,你會發覺這種心情並非學生獨有。早前西班牙有調查指出,約35%上班族患「假期後綜合症」,上班後感疲倦、欠胃口、心跳加快…你又會發現,這種情況並非西班牙上班族獨有。平日工作緊張的你,也曾試過長假後上班感到沮喪,甚至感到身體不適而需請病假,最後卻被上司誤以為裝病騙取假期,真氣死了!(也難怪上司多心,皆因這些都是不少懶惰員工的請假藉口呢!)
要怪的,只怪我們不懂得適當分配長假裏的時間和節目。專家指出,這種「假期後綜合症」,亦稱「假期症」,一般出現在長假後,上班族不願返工,對工作感到恐懼或失落。因為假期時習慣寫意的生活,尤其外遊時的放縱,瘋狂購物、夜夜笙歌甚至暴飲暴食,當重新返回工作崗位後,生活節奏及生理時鐘突然回復正常,身心未能及時適應,你會感到疲倦、失眠、沒精打采、胃口欠佳、精神難以集中、肌肉不正常的痠痛等,嚴重者則會出現頭暈頭痛、心跳加速、腸胃不適、輕度發燒及淋巴疼痛等。
踏進辦公室前感到不安,看到工作檯上的文件感到厭惡,公司電話響起不願接聽,「假期症」的患者面對工作都容易焦慮、空虛、沮喪、動怒,不知情的同事若跟患者發生一點小爭執,他的下場可慘了…這些症狀在長假期後的首個工作天最為明顯,短則維持兩三天,也可能長達超過一星期。
假期完結前的準備
有精神科醫生指出,「假期症」屬普遍現象,由輕鬆心情突然回到有規律的生活模式,身體不適是一種條件反射。以筆者為例,每次放長假後回到公司,少不免心情低落,情緒仍停留在悠長假期裏,未能抽身。所以,放長假前後最好做好準備,以免假期後變得更失落、魂飛魄散:
放假前:
‧別太貪心,若擁有超過二十天的年,最好斬件式地申請假期;(除非…你根本不在乎這分工作)
‧放假前別躲懶,好好把繁重的工作做妥,跟有關同事交待清楚,以免回到崗位後的煩惱更多;
‧盡量避免把外出旅遊及一切瘋狂節目集中火力在同一個長假期;
‧過分密集式的旅行只會令你勞累不已,例如早機返港後便拿著行李直接上班去;(即使身在公司,也只是一個軀殼!)
討厭非常的上司
曾有一篇關於毒瘤上司的報導,英國一名心理學教授列舉了這種上司的特性,如對員工呼呼喝喝、自大、無遠見、情緒大起大落等等,一切舉動都令員工工作情緒和效率大受影響,無心戀戰士氣低落,最終受害的是公司,故此等上司被稱為毒瘤。每天在公司跟上司見面的時間,比見家人或家中寵物還要長。若不幸遇上令你討厭的上司,每天就如走進刑場等候發落,「不知今天被判什麼刑?」
普遍令人透不過氣的上司
01 失憶型
最普遍的,可算是失憶這特徵。今天他跟你說要做A,你按A步驟去做,明天你把報告交到他面前,他大罵你笨蛋,「我不是跟你說了要做B嗎?」經常忘記自己說過的,也許他真的工作繁重,或過分自信地認為自己是對的…你跟他爭拗簡直浪費時間,因面子問題,他絕不會在你面前認低威,也許爭取時間去把A變回B較實際。
02 欺善怕惡型
這種上司懂得變臉。你外型剛烈,稍為強硬一點,他語氣立時變得有點畏縮,笑著低聲下氣跟你說話;你敬畏他,他便變得氣勢凌人,甚至得吋進呎,向你施壓。何以這樣不公平?因為他欺善怕惡,他捉著不同下屬的個性特質而換上臉色。在這種上司面前,只要你稍欠缺一點堅持或柔弱一點,一堆無理要求及無厘頭的工作便湧著你而來。
03 卸膊型
最典型的,是平日把你捧上天,是被欽點的幸運星,所有重任都放在你身上;當問題出現時,錯不在他,而在你。把下屬當作檔箭牌,什麼都推得一乾二淨。他比失憶型更可怕,明明是他要你用A方法,當他的頂頭上司不滿,便當面責怪你錯用A方法,還要多踩你一腳:「我早叫他用B方法的啦…」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04 養狗型
這類型的上司,實在不用多解釋!忠言逆耳,不愛被進諫,沒才華有口才者,也是其身邊的重臣,因為奉承的美言時刻突顯他高高在上的地位。只要對他稍作批評,懶理你才高八斗也被打入冷宮。自命是隻唯唯諾諾的狗,在他身邊懂得伸舌擺尾,定得重用。
普遍令人透不過氣的上司
01 失憶型
最普遍的,可算是失憶這特徵。今天他跟你說要做A,你按A步驟去做,明天你把報告交到他面前,他大罵你笨蛋,「我不是跟你說了要做B嗎?」經常忘記自己說過的,也許他真的工作繁重,或過分自信地認為自己是對的…你跟他爭拗簡直浪費時間,因面子問題,他絕不會在你面前認低威,也許爭取時間去把A變回B較實際。
02 欺善怕惡型
這種上司懂得變臉。你外型剛烈,稍為強硬一點,他語氣立時變得有點畏縮,笑著低聲下氣跟你說話;你敬畏他,他便變得氣勢凌人,甚至得吋進呎,向你施壓。何以這樣不公平?因為他欺善怕惡,他捉著不同下屬的個性特質而換上臉色。在這種上司面前,只要你稍欠缺一點堅持或柔弱一點,一堆無理要求及無厘頭的工作便湧著你而來。
03 卸膊型
最典型的,是平日把你捧上天,是被欽點的幸運星,所有重任都放在你身上;當問題出現時,錯不在他,而在你。把下屬當作檔箭牌,什麼都推得一乾二淨。他比失憶型更可怕,明明是他要你用A方法,當他的頂頭上司不滿,便當面責怪你錯用A方法,還要多踩你一腳:「我早叫他用B方法的啦…」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04 養狗型
這類型的上司,實在不用多解釋!忠言逆耳,不愛被進諫,沒才華有口才者,也是其身邊的重臣,因為奉承的美言時刻突顯他高高在上的地位。只要對他稍作批評,懶理你才高八斗也被打入冷宮。自命是隻唯唯諾諾的狗,在他身邊懂得伸舌擺尾,定得重用。
討厭非常的同事〈二〉
笑面虎:面對什麼都笑騎騎,尤其在老闆面前,極速跑到跟前賣笑。你以為他好親切,吃掉你也不知。
大忙人:大家有多少工作量,心知肚明,何必日夜叫苦連天說忙,有時間在煲電話粥,卻不斷跟話筒裏的人說:「哎呀,我好忙呀!」有時間在上網看股價和色情網,當你叫他開會,他說:「哎呀,我好忙呀!」
四肢殘廢:懶,連動都懶,什麼都不懂做,最叻叫身邊同事幫忙,「你替我print出來吧!」「我要走了,不如你替埋尾?」「不如你替我找那些資料?」你或會回應:「不如我出埋你份糧好嗎?」
欠公德型:帶榴槤回公司吃,吃完的果殼殘留在垃圾桶,臭氣熏天令人反胃。我亦曾見過洗手間廁格地上,不只一地小便,甚至遺下粒粒大便…究竟是如何對焦的?即是如此,是否該親手清理遺物?
自私精:天天背心熱褲,卻每天把冷氣調到30度,熱得大家汗流浹背;談電話的分貝超標,開音樂恍如置身disco,令身邊的人跟本不能集中精神工作。
口水型:懶理你正忙到一頭煙,他總不斷跟你談話,有時更會問些無聊問題:「如果得得地和程亮同時追求你,你選誰?」你心想:「夠了,我選你!」
抱怨型:「唉」是他們口頭禪,工作忙時「唉」,工作較清閒時又「唉」,每天都在唉聲歎氣,怨氣十足。遠離這種人為妙,免得影響自己積極的工作情緒。
一樣米養百樣人,職場上奇怪的人多的是。
大忙人:大家有多少工作量,心知肚明,何必日夜叫苦連天說忙,有時間在煲電話粥,卻不斷跟話筒裏的人說:「哎呀,我好忙呀!」有時間在上網看股價和色情網,當你叫他開會,他說:「哎呀,我好忙呀!」
四肢殘廢:懶,連動都懶,什麼都不懂做,最叻叫身邊同事幫忙,「你替我print出來吧!」「我要走了,不如你替埋尾?」「不如你替我找那些資料?」你或會回應:「不如我出埋你份糧好嗎?」
欠公德型:帶榴槤回公司吃,吃完的果殼殘留在垃圾桶,臭氣熏天令人反胃。我亦曾見過洗手間廁格地上,不只一地小便,甚至遺下粒粒大便…究竟是如何對焦的?即是如此,是否該親手清理遺物?
自私精:天天背心熱褲,卻每天把冷氣調到30度,熱得大家汗流浹背;談電話的分貝超標,開音樂恍如置身disco,令身邊的人跟本不能集中精神工作。
口水型:懶理你正忙到一頭煙,他總不斷跟你談話,有時更會問些無聊問題:「如果得得地和程亮同時追求你,你選誰?」你心想:「夠了,我選你!」
抱怨型:「唉」是他們口頭禪,工作忙時「唉」,工作較清閒時又「唉」,每天都在唉聲歎氣,怨氣十足。遠離這種人為妙,免得影響自己積極的工作情緒。
一樣米養百樣人,職場上奇怪的人多的是。
討厭非常的同事
上班很累,但遇上討厭的同事,更累!每天逗留在公司的時間超過八小時,困在一室之內,要跟這些神憎鬼厭的同事共處,實在一生難忘。就讓我們來回憶一下,如你還未遇過以下的好同事,日後定加以提防,避之則吉。
神憎鬼厭的同事們
(以下同事一律稱作他,卻無男女之分)
怕死型:「你問老闆先!」「你請示上司先!」要跟他合作,他總給你這種答案,因為他怕「揹鍋」,所以唯有浪費你的時間。
扮熟1號:你跟他熟稔嗎?不。但他愛跟你搭膊頭,愛跟你談心,愛向你提供一手八掛消息,然後背著你向周遭的人說:「啊,我跟XX(你)好熟啦!」
扮熟2號:你跟他談到誰,他都會回答:「啊,是他嗎?我跟他很熟啦!」「啊…他呀,我跟他很friend啦!」不要太在意,其實他跟誰都「相熟」。
喇叭手:任何消息都難逃他法眼,包括你升職或離職,當你從老闆房中出來的一刻,全公司甚至全行都知道。跟這種人對話加倍留神,以免自己的說話傳千里。
諸事八掛型:他很關注你的工作,每天致電你:「你去了哪裏呢?」每天問你:「你今天要做什麼?做得順利嗎?」你心裏想說:「與你何干?」
恃老賣老型:無可否認,他的老經驗很可貴,但過時。不思進取,不願意接收新資訊,你說的他總反對。最好別跟他爭拗,用行動證明你說的對,較實際。
帝后級:回到公司,不按密碼,等待reception開門,然後沒一句「唔該」。你和他同步走到公司門前,他站在等…等什麼?等你先去開門啊!
認錢不認人:平日口黑面黑,在公司碰個正著都裝作看不到你。公司飯局逢請必到,還跟你有講有笑;新年派利是,笑著跑到你面前,一封還嫌不夠,竟開口問:「不是派兩封嗎?」
終年病人:一年365日都有病,日日要覆診便藉故不OT,有大project就例必請假。但醒目一點,說自己病到要住院,卻日日在MSN出現。
神憎鬼厭的同事們
(以下同事一律稱作他,卻無男女之分)
怕死型:「你問老闆先!」「你請示上司先!」要跟他合作,他總給你這種答案,因為他怕「揹鍋」,所以唯有浪費你的時間。
扮熟1號:你跟他熟稔嗎?不。但他愛跟你搭膊頭,愛跟你談心,愛向你提供一手八掛消息,然後背著你向周遭的人說:「啊,我跟XX(你)好熟啦!」
扮熟2號:你跟他談到誰,他都會回答:「啊,是他嗎?我跟他很熟啦!」「啊…他呀,我跟他很friend啦!」不要太在意,其實他跟誰都「相熟」。
喇叭手:任何消息都難逃他法眼,包括你升職或離職,當你從老闆房中出來的一刻,全公司甚至全行都知道。跟這種人對話加倍留神,以免自己的說話傳千里。
諸事八掛型:他很關注你的工作,每天致電你:「你去了哪裏呢?」每天問你:「你今天要做什麼?做得順利嗎?」你心裏想說:「與你何干?」
恃老賣老型:無可否認,他的老經驗很可貴,但過時。不思進取,不願意接收新資訊,你說的他總反對。最好別跟他爭拗,用行動證明你說的對,較實際。
帝后級:回到公司,不按密碼,等待reception開門,然後沒一句「唔該」。你和他同步走到公司門前,他站在等…等什麼?等你先去開門啊!
認錢不認人:平日口黑面黑,在公司碰個正著都裝作看不到你。公司飯局逢請必到,還跟你有講有笑;新年派利是,笑著跑到你面前,一封還嫌不夠,竟開口問:「不是派兩封嗎?」
終年病人:一年365日都有病,日日要覆診便藉故不OT,有大project就例必請假。但醒目一點,說自己病到要住院,卻日日在MSN出現。
星期日, 1月 20, 2008
13個值得參考的觀點
1.不要放棄學生時代所學
大概很多人會說:「大學裡學的東西,對現在的工作一點幫助都沒有。」
如果因此就將從前所學拋諸腦後,是很可惜的。人不太可能一輩子
都做同一個工作,持續花心力在學生時代所學的學科上,非但不是浪費,
在轉職時反而能增加選擇的機會。
2.柔性思考,多角度閱讀
現今職務有細分化的趨勢,在高度專業化之下,
大家都竭盡所能加強專業知識,卻造成不少人除了自己的專業之外,
其他的事都不瞭解。
3.每星期給自己一個新的挑戰
心理學家表示,換穿新款式的服裝或改變房屋擺設,
可以給人新的刺激, 具有「自我啟發」的功效。
長期處於安定的環境下,年輕人也會加速僵化衰老。
所以每個星期給自己一個新的冒險吧!
買本新書、到從來沒去過的地方逛逛,給自己新鮮的刺激與活力。
4.實際接觸熱門商品,思考其暢銷的理由
現今的年輕人可說都是用電視機餵養長大,鮮少關心社會脈動,
因此也造成一進入職場就對社會變遷反應遲鈍,迅速邁向老化一途。
現代社會的變動速度驚人,若不跟上潮流,就只有被淘汰。
對於暢銷的商品,不一定要購買,但應該要感受思考,為什麼它們會暢銷。
公司並不是圖書館,只想在辦公桌前了此殘生,那真的就像在養老了,
多出去走動走動吧!
5.放假時到熱鬧的地方去感覺時代的脈動
據統計,上班族休閒娛樂排行首位的是「看電視」,佔五成以上,
剩下三成的人則選擇「睡大頭覺」。
當然在辛苦工作一週後,適當的休息是必要的。
但休閒生活的品質也應該兼顧。趁休假時到百貨公司、聽音樂會等
活動,能夠看到許多平常沒有機會看到的各形各色人物,說不定會啟發新
商品的構想。
6.利用通勤時間做「定點觀察」
對於廣大的公車族、火車族來說,通勤時間的運用也是一大學問。
大部分的人可能都是發呆或打盹,要不然就是默默忍受擁擠之苦,
到公司時已經筋疲力竭。
其實,花一點心思,也能在上班途中得到不少意外收穫。
尤其每天相同的通車路線,剛好可以做定點觀察,一樣的區域、固定時間的觀察,
很容易察覺到一個地方的改變。
7.在星期天閱讀一週的報紙
報紙中有相當多即時性的消息,是吸收情報的重要管道。但每天一部份
一部份的閱讀,只是「點」的層面,利用星期天翻閱當週的報紙,
對一個議題可以連接起「線」的層面,瞭解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
8.看報導不要只看財經新聞
對上班族而言,財經新聞當然是重點必讀,但如果只閱讀單一報紙,
視野難免會過於狹隘,因此多翻閱幾份,對磨練自己對新聞的敏銳度
絕對有幫助。而其他的版面,體育版、藝文版也應該瀏覽一番,往往
會有意想不到的有利情報。
9.每週閱讀一本書
養成閱讀習慣,能幫助大家在知識爆炸的年代,提昇資訊取捨的能力,
在滾滾情報洪流中獲得最有利的訊息。古典文學、世界名著、偉人
傳記、學生時代喜愛的讀物,這些看來和工作不相干的書籍,能擴展視野
,在人格養成及思考能力上會有很大的幫助。
10.多和不同領域的人接觸
大體而言,我們和能談論相同話題的朋友比較處得來。但事實上多接觸不
同領域人,聽聽各行各業的工作概況和甘苦,能給予頭腦新鮮的刺激,
活化思考,是培養情報蒐集力的絕佳機會。剛開始工作的新鮮人,
在增廣見聞、開拓視野上是相當重要的。
11.至少學習一種外文
有不少上班族在學校畢業之後就和語言學習絕緣,尤其是在非國際性的
公司工作,常常會疏於外文上的進修。
以未來的趨勢而言,有潛力的企業一定會朝向國際化發展,不趁年輕儲備實力,
等三、四十歲成為公司的中堅份子時才來學習,不但費力,也失去競爭力。
12.每週給自己一段私人時間
上班認真是值得嘉獎,不過一味埋首於工作可是會出現危機!每天反覆於
相同的工作中,是否有停下來為這些日子的工作績效、人際相處、家庭關係
等等問題做檢討與規劃呢?習慣忙碌可能會讓你變得盲目,每週給自己一個獨
處的時間做做心靈的沈澱。
13.不要吝惜自我投資
市面上有所謂「在三十歲前致富」的書籍,或「二十五歲之前成為百萬富翁」
的報導,讓一般年輕上班族也開始流行以金錢的累積作為工作的目標,對於
進修或旅遊增廣見聞的投資就相對減少。年輕時代儲存的應該是智慧、
知識資產,「無形財」的累積才能創造人生最大的財富。
大概很多人會說:「大學裡學的東西,對現在的工作一點幫助都沒有。」
如果因此就將從前所學拋諸腦後,是很可惜的。人不太可能一輩子
都做同一個工作,持續花心力在學生時代所學的學科上,非但不是浪費,
在轉職時反而能增加選擇的機會。
2.柔性思考,多角度閱讀
現今職務有細分化的趨勢,在高度專業化之下,
大家都竭盡所能加強專業知識,卻造成不少人除了自己的專業之外,
其他的事都不瞭解。
3.每星期給自己一個新的挑戰
心理學家表示,換穿新款式的服裝或改變房屋擺設,
可以給人新的刺激, 具有「自我啟發」的功效。
長期處於安定的環境下,年輕人也會加速僵化衰老。
所以每個星期給自己一個新的冒險吧!
買本新書、到從來沒去過的地方逛逛,給自己新鮮的刺激與活力。
4.實際接觸熱門商品,思考其暢銷的理由
現今的年輕人可說都是用電視機餵養長大,鮮少關心社會脈動,
因此也造成一進入職場就對社會變遷反應遲鈍,迅速邁向老化一途。
現代社會的變動速度驚人,若不跟上潮流,就只有被淘汰。
對於暢銷的商品,不一定要購買,但應該要感受思考,為什麼它們會暢銷。
公司並不是圖書館,只想在辦公桌前了此殘生,那真的就像在養老了,
多出去走動走動吧!
5.放假時到熱鬧的地方去感覺時代的脈動
據統計,上班族休閒娛樂排行首位的是「看電視」,佔五成以上,
剩下三成的人則選擇「睡大頭覺」。
當然在辛苦工作一週後,適當的休息是必要的。
但休閒生活的品質也應該兼顧。趁休假時到百貨公司、聽音樂會等
活動,能夠看到許多平常沒有機會看到的各形各色人物,說不定會啟發新
商品的構想。
6.利用通勤時間做「定點觀察」
對於廣大的公車族、火車族來說,通勤時間的運用也是一大學問。
大部分的人可能都是發呆或打盹,要不然就是默默忍受擁擠之苦,
到公司時已經筋疲力竭。
其實,花一點心思,也能在上班途中得到不少意外收穫。
尤其每天相同的通車路線,剛好可以做定點觀察,一樣的區域、固定時間的觀察,
很容易察覺到一個地方的改變。
7.在星期天閱讀一週的報紙
報紙中有相當多即時性的消息,是吸收情報的重要管道。但每天一部份
一部份的閱讀,只是「點」的層面,利用星期天翻閱當週的報紙,
對一個議題可以連接起「線」的層面,瞭解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
8.看報導不要只看財經新聞
對上班族而言,財經新聞當然是重點必讀,但如果只閱讀單一報紙,
視野難免會過於狹隘,因此多翻閱幾份,對磨練自己對新聞的敏銳度
絕對有幫助。而其他的版面,體育版、藝文版也應該瀏覽一番,往往
會有意想不到的有利情報。
9.每週閱讀一本書
養成閱讀習慣,能幫助大家在知識爆炸的年代,提昇資訊取捨的能力,
在滾滾情報洪流中獲得最有利的訊息。古典文學、世界名著、偉人
傳記、學生時代喜愛的讀物,這些看來和工作不相干的書籍,能擴展視野
,在人格養成及思考能力上會有很大的幫助。
10.多和不同領域的人接觸
大體而言,我們和能談論相同話題的朋友比較處得來。但事實上多接觸不
同領域人,聽聽各行各業的工作概況和甘苦,能給予頭腦新鮮的刺激,
活化思考,是培養情報蒐集力的絕佳機會。剛開始工作的新鮮人,
在增廣見聞、開拓視野上是相當重要的。
11.至少學習一種外文
有不少上班族在學校畢業之後就和語言學習絕緣,尤其是在非國際性的
公司工作,常常會疏於外文上的進修。
以未來的趨勢而言,有潛力的企業一定會朝向國際化發展,不趁年輕儲備實力,
等三、四十歲成為公司的中堅份子時才來學習,不但費力,也失去競爭力。
12.每週給自己一段私人時間
上班認真是值得嘉獎,不過一味埋首於工作可是會出現危機!每天反覆於
相同的工作中,是否有停下來為這些日子的工作績效、人際相處、家庭關係
等等問題做檢討與規劃呢?習慣忙碌可能會讓你變得盲目,每週給自己一個獨
處的時間做做心靈的沈澱。
13.不要吝惜自我投資
市面上有所謂「在三十歲前致富」的書籍,或「二十五歲之前成為百萬富翁」
的報導,讓一般年輕上班族也開始流行以金錢的累積作為工作的目標,對於
進修或旅遊增廣見聞的投資就相對減少。年輕時代儲存的應該是智慧、
知識資產,「無形財」的累積才能創造人生最大的財富。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