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月 13, 2011

北極熊的故事:人生不能重來

你聽過北極熊的故事嗎?在北極圈裡,牠可是沒有什麼天敵的,

但是聰明的愛斯基摩人,卻可不費吹灰之力逮捕牠......
愛斯基摩人是怎麼辦到的?這就是上帝給人的智慧吧!

他們殺一隻海豹,把牠的血倒進一個水桶裡,用一把兩刃的匕首插在血液中央,
因為氣溫太低,海豹血立即凝固,匕首就結在血中間,像一個超大型的冰棒,
之後把冰棒倒出來,丟在雪原上就可以了。

北極熊有一個特性:嗜血如命,這就足以害死牠了。牠的鼻子特靈,
可以在好幾公里之外就嗅到血腥味,此時牠一定聞到愛斯基摩人丟在雪地上的冰棒,
於是迅速趕來覓食,開始舔起血冰棒,舔著舔著,舌頭漸漸麻痺,
但是還是不願意放棄這樣的美食,忽然血的味道變好了。
──那是更新鮮的血,溫熱的血,於是牠越舔越起勁──原來那是牠自己的血──

事實是:
牠舔到一個程度,已經舔到冰棒的中央部分,匕首畫破了牠的舌頭,血冒出來,
但是牠的舌頭早已麻木,所以沒有感覺,但是牠的鼻子還很敏感,知道新鮮的血來了,
加緊舔食的結果就是,舌頭傷的更深,血更多流失,通通吞下去自己的喉嚨裡。

最後是北極熊失血過多,休克暈厥過去,愛斯基摩人就走過去,幾乎不必花力氣,就可以輕鬆捕獲牠。
在我們的生命中,追求幸福的過程裡,我們也很可能是一隻北極熊,如果你所抱持的是錯誤的觀念和看法的話。

很多人,他們工作時間超長,因為他們認為事業上的成就,對他們的人生而言,
是最重要的,他們賺了很多錢,真的很多,可是沒有時間去花,說實在的:
即使他們有了時間,他們很有可能也不知道如何花這些錢......
他們雖然賺到了錢,卻失去很多東西,可能是人生更重要的東西,
他們的家人和他們極少互動,他們的兒女不認識他們
(我的意思是他陪著孩子長大,花時間與孩子相處)
他們沒玩過,沒休閒生活,也不曾幫助任何一個人。

有人在他們的事業高峰時,忽然心肌梗塞,失去生命,有人忽然中風,
失去行動能力健康,有人有一天忽然發現家人全都離他而去......

美國一個週刊 TIME : 做過一個調查,針對世界百大企業的退休CEO,請他們填一份問卷,
其中前十大企業的老闆,對其中一個問題都有相同的答覆,這個問題是:
如果人生可以重新來過,你會希望什麼是你絕對不能錯過的?
這十個大老闆都說了同一件事,即人生可以重來,他們一定不放過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很多人說他們一旦做決定就不會後悔,問題是他們做決定之前,沒想清楚,到最後還是後悔!

讓我們現在就想清楚:你是那隻大北極熊嗎?
你正在吸自己的血,享受幸福的感覺嗎?人生只有一次,過去了就不再回來,
請不要當大北極熊,以生命為代價的事業,很可能最後是賺得全世界,卻失去了你最寶貴的生命!

星期四, 12月 30, 2010

人走光了,還是會有人補進

要懂得生活,而不是讓生活選擇你

其實有時候想想自己這麼忙,到底為了什麼呢?這世上的工作,沒有什麼是不能被代替的。

人走光了,還是會有人補進,只是資深員工會辛苦一點。

這是之前在一篇文章上讀到的,說的一點都沒錯.....這麼忙到底為自己賺到了什麼或得到了什麼呢?

其實,這麼忙不值得......如果你很忙,忙到沒時間看到這篇文章時,代表你真的很忙,而且是忙昏忙過頭了。

最近幾個月一直在趕工作進度,但是忙歸忙,我還是給自己設定管制點:晚上七點一定放下工作,晚上固定有一個小時的運動時間,如果還有時間的話,一定再看一些雜誌與專業書籍。

老天爺在時間方面是非常公平的,總統一天有24小時,大公司老闆的一天也是24小時,不論用不用功的大學生的一天也是1440分鐘,躺在媽媽懷裡的小寶貝也是分配到86400秒鐘的一天。

如果您是工程師,到了晚上10點還在加班的話,應該好好考慮一下,這樣的工作模式是否符合您自己的人生規劃。

許多人忙到身體受不了,到醫院檢查才發現身體肝腎臟都出問題,想要回頭可能都來不及了。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一個女生寫到她的男朋友在半導體廠上班,每天都要穿袋鼠裝在無塵室工作,由於換下與穿上要花一些時間,所以大家都儘量少喝水或是不喝水,下班後第一件事情就是上廁所,可是大部份人的發現自己的尿液都是深褐色的。

引述一段最近才看到的醫學常識:尿液長時間滯留在膀胱裡,就如同下水道阻塞後容易繁殖細菌一樣,細菌將會經由輸尿管感染你的腎臟。

有些人忙到老婆吵著要離婚時,這才發現陪家人的時間太少了。

家對忙碌一族的人而言只是休息的場所,如果一整天忙到晚上十點才下班,扣掉睡覺的時間,您會有多少時間留給老婆與小孩呢?

聽過”小孩橫著長大”這句話嗎?許多所謂的科技新貴其實是很可憐的,每天很早就出門,這時可能小孩還在睡覺,回到家時也已經很晚了,小孩老早就被哄上床睡覺了。

在這些科技新貴父親的眼中與印象中,真的,他們的小孩是”橫著長大的”。

如此的親子關係讓我們一直有個疑問:這樣做值得嗎?

某個科技公司的大會議室裡,大家都在談論何時才能趕上進度,順利將代工的產品交給客戶。

可是公司的一位重要職員卻私下向處長要求請三天假,想帶太太與小孩去鄉下玩,他認為:對小孩而言,童年只有一次,錯過這次的機會可能以後就沒了。

可是主管的回答是這樣的:帶小孩還需要你操心嗎?

媽媽生下 Baby 後給褓姆帶,大一點後送給小老師帶,上小學後交給老師帶,中學當然也是給老師負責了。

帶小孩有這麼難嗎?

難道在養兒育女方面,父母親就只扮演付錢的角色嗎?

開完會後,這位職員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當月底就離職。

不管公司開出什麼條件都不管用,因為他認為家比公司重要,縱使一年賺上數百萬,可是沒有一個完整的家庭,錢賺得再多值得嗎?

每天被進度追趕的人,整個思路都是如何追上進度,當然就沒有空餘的時間來思考或閱讀。

深度的思考需要在頭腦完全沒有任何負荷的情況下,進行獨立與不受拘束的考量。

閱讀也是達成創新的重要一環,每天多看一本書,您就多一份心得,每多翻閱一本書就會多一種新想法。

如果您已被忙碌壓住了,可以預見的是沒有時間思考與閱讀,自己無法提升,別人也無法提升您,蠟燭兩頭燒的最後結果就是對自己的完全放棄。

明天的力氣今天就要準備妥當,如果您想把握明天的機運,唯有拋棄現在的忙與碌,好好的充實自己才是。

人生的過程就好像翻閱一本書一樣,你必須仔細地看,因為你可能只能看一次而已,當你想重新再來一次時,才發現自己已經髮蒼蒼齒牙動搖了,根本無法重來一次。

即使生命是一場空,也要空得很充實,縱然人生是白忙一場,也要忙得很快樂。

夫妻吵架的藝術

夫妻吵架的藝術 .千萬不要贏有道理

朋友間 也是一樣

贏得談話 失去友誼

夫妻吵架的藝術[男女之間]

美滿的婚姻不是光憑著夫妻兩人循規蹈矩,不做錯事情,
就可以保證得到的。兩個人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課去學習,
就是如何處理彼此之間的衝突。

1.夫妻之間,吵架是很難避免的,應該視為正常現象,不必驚慌。

夫妻兩人,不僅性別不同,性格、觀念、習慣等亦互有差異。
戀愛時,彼此還有機會掩飾;結了婚,朝夕相處,互動頻繁,
大大小小的衝突是無法避免的。面對這些衝突時,若是大驚小怪,
以為有了爭執就表示兩個人不適合在一起,這是一種錯誤。

反之,若以為美滿的婚姻就是兩個人永遠不爭吵,所以在衝突時,
只好極度的容忍,百般的委曲求全,以維持一個表面的和平狀態,
這也是不正常的現象。

事實上,夫妻應該以積極的角度來看吵架。「會」吵架的夫妻
(即知道吵架的原則的人),兩人之間的感情會愈來愈好,
而且吵架的次數也會愈來愈少。

2.吵架是「角度」問題,而不是「是非」問題。

夫妻吵架的主要原因是以為事情一定只有一個答案。吵架者的基
本心態是「這件事一定是我對,我的另一半一定錯了。」問題是
當兩個人都這樣想時,吵架就層出不窮了。

事實上,家庭糾紛、夫妻爭執等經常都沒有固定的答案,
他們純粹是角度問題,而不是是非問題。

「會吵架」的人在爭執的過程中,努力的去體會對方的真正意思,
或比較兩人之間的差距在那?

「不會吵架」的人,在爭執的過程中卻極力的要駁倒對方,
只要證明自己的「無誤」,結果反而兩敗俱傷。

3.夫妻吵架應該「講情」,而不是「講理」。

一般吵架的特徵是爭理,所以拚命的抓住對方的語病,找出對方
邏輯的缺陷,集中火力而攻之,讓對方沒有招架的餘地。問題是
「爭理」的過程中往往會「傷情」,贏了理往往使對方更對你沒
有感情而已。夫妻之間的爭執用「交情」來處理,遠比用分析、
辯論的吵架要有建設性。

4.千萬不要在第三者面前吵架。

吵架者為了證實自己是對的,經常喜歡投訴局外的第三者,希望
別人會支持他。而為了爭取較多的同情,就必須不斷的提到配偶
的不是。這種在第三者前控訴配偶的習慣對夫妻之間的感情破壞
性極大,夫妻之間必須竭力避免,否則受害的還是自己。

「會」吵架的人只希望夫妻兩人能面對面的處理彼此之間的衝突,
不願在父母、朋友、同事面前吵,如此兩個人感情復原的可能性
就可以提高。

5.千萬不要贏。

夫妻吵架不管誰贏誰輸,事實上沒有贏者,雙方都是輸家。

萬不得已吵架時,會吵架的人頂多只是「點」到為止,
從來不想贏架。

幾年前,美國有人研究受虐待的太太(Abused Wives),
結果發現,挨打的太太們的共同特徵是她們每次在吵架時都是吵
贏先生的。而先生們既然無法在言詞上得到優越感或成就感,
只好用拳頭來爭取了。可見吵贏了架不僅沒有實質上的好處,
而且可能會招來毒打。

會吵架的人,事事給對方留餘地,讓對方有臺階可下,
不會吵架的人卻時時想把對方趕盡殺絕。

6.敘述事情的真相,不要加油添醋的形容自己的感覺。

吵架一定是事出有因。

「會」吵架的人在吵架的過程中會集中在事情的敘述上,
讓對方知道自己的狀況與需要;

「不會」吵架的人卻喜歡誇大的表達自己在生氣,
因此常用最偏激的形容詞來激怒對方。

例如某個家庭主婦因為養育四個幼小的子女而無暇整理家務,
導致家中髒亂不堪。

若丈夫懂得如何「吵」的話,他不妨敘述問題的真相即可。
如「太太,妳一定很忙,家中連一個乾淨的碗也沒有!」太太聽
到這句話時,也許會覺得愧疚趕快洗碗。 不會「吵」的丈夫若說:
「妳這又懶、又邋遢的女人,簡直髒得跟豬一樣……」
家中的大戰就無法避免了。

7.先認輸的人才是大勇者。

吵架既然是角度不同所引起的衝突,成熟的人會極力的設法去避免。
而避免吵架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承認對方的意見可能比自己的好。

這種反應需要有足夠的自信心,與成熟度的人才能做出來,但是
值得大家去學習。對自己的配偶讓步絕對不是損失,而是收穫。
而配偶聽到對方先讓步時,千萬不可說:「早就說你錯了,
到現在才承認!」

相反地,應該給配偶更多的鼓勵與尊敬,那麼下一次吵架時,
配偶就更願意先讓步了。

你是「做人的事」還是「做事的人」?

服務業有兩個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做事」跟「做人」。
到底我們是「做人的事」還是「做事的人」?
這是服務業層次高低最重要的關鍵。

服務業的核心價值,就是進行服務的人了解他是在
「做人的事」。兩者差別有多大?我想講個小故事。

最近發生一件事,幾乎是從這個飯店開幕到現在,最讓我生氣的
一次。去年10月,有對日本夫婦慕名到我們飯店來住,對飯店設
施提出非常詳細的建議,還把修正意見嚴謹寫成一封信寄給我,
我非常感動,就回信表達感謝,另外寄了一張住宿券,
希望他再回來住,看看我們改進的成果。

他在給我的回信中提到,他太太很會做日本的「手紙」,
類似手工的信紙或包裝紙,在日本也擔任老師教學。
他很高興回到飯店,跟我們的員工或顧客分享。

去年11月,我知道他將再度造訪,趕快請公關幫他安排在館內辦
活動。但開始前1小時,我問同事有多少人參加?竟然只有2位房客,
其餘4位是我們的員工!而人這麼少的原因,是因為訂房部沒有好
好跟當天房客說明,公關部也只當成例行活動,完全沒有想到對
方付出多少、準備多久,這是多麼難得的機會。當下,我非常生氣,
把所有主管跟負責同事都叫來,徹徹底底罵了一頓。

為什麼要罵他們?因為客人的熱心,還有之前與飯店的美好回憶,
才促成今天的因緣,這都是人的心意。然而,一旦放進組織裡,
它卻變成每天的一件「事」。其實我們經辦的同事都知道背後的
故事,應該希望更多顧客來分享,讓感情不斷在其中交流,故事
繼續下去。但當大家把事情當成事情辦,故事就跟著結束了。
每個人都從「做人的事」變成「做事的人」時,一個高級的飯店
服務業,也就變成20年前台灣的公家機關,這不是很可笑嗎?

「事」沒有回饋,「人」才有感情

有人或許會問:6個人參加跟600個人參加活動的差別在哪?
問題不是這個。我生氣的原因,在於我們工作的原點是替人服務,
我在意的是大家有沒有心意,能否莫忘初衷。只要努力過,
也許結果還是不好,沒有關係。

類似的情況可能每天都有,因為飯店365天、24小時有做不完的例
行工作,這是我們最大的敵人。但時時提醒自己每件事的背後
「有人在」,工作才不會讓人痛苦。如果只是努力做「事」,
「事」是沒有回饋的,最多只是把它做完。人的感情不斷在組織
中流動,你才會感受到溫暖。何況,再routine的工作,當中也有
很多趣味在。像我們有個常客住在屏東,來過20多次,每次都開6
小時車來。如果check in時不去想他家在哪裡,就會把他當作一
般客人,但如果知道他從這麼遠來,每次看到他都會高興好幾倍。

服務客人,不是服務主管

「手紙」活動一共兩天,第1天我發過脾氣後,第2天來了十幾個
客人。其實很簡單,我們只多做了一張大海報放在櫃臺旁,也打
電話給第2天要來的客人,介紹這個活動。後來我送這對日本夫婦
離開,他們非常高興,不僅看到飯店設施的改善,也看到我們的
心意,送了好幾幅作品留念,說明年還會再來。

只是,一個服務型企業絕不能只在總經理發脾氣時才知道如何服務,
每個員工都必須意識到,工作的價值不是服務主管,而是服務客人。

正因為我們每天做的都是日常工作,更應時刻提醒自己:每件事
的背後,都是「人」。做服務業的人有這種觀念,並不是使自己
更累,而是最好的指引,帶你走得更遠。這是力量,不是負擔,
才能推得你不斷向前追求卓越,它也是這個行業最基本的信念。

2個延伸思考:

1.如果你是主管,你的員工到底在服務你,還是客人?
你要怎麼避免員工出現這種問題?你要怎麼溝通,
讓員工知道要照顧客人而不是照顧你?

2.如果你是員工,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創造良性循環?
有時「想做好」的念頭會被主管或公司抹煞,該怎麼辦?
如果公司明明是服務業,卻沒有很好的想法,該不該考慮換公司?

星期四, 11月 04, 2010

讓自己清醒的19句話

1、如果發簡訊給一個人,他一直不回,不要再發了。沒有這麼卑微的等待。

2、如果沒有人陪,學著一個人聽音樂看書寫點心情日記。這是個好習慣。

3、如果一個人很難過,找個角落或者在被子裏哭一下,不需要別人同情可憐,哭過之後一樣開心生活。

4、如果一個人開始怠慢你,請你離開他。不懂珍惜你的人不要為之不舍,更不必繼續付出你的友情或愛情,到頭來受傷的是自己,他人不會為之難過。

5、如果可以不抽煙,別抽。如果可以不喝酒,別喝。這是不愛惜自己身體的表現,如果只因一些人,那麼我們別傻了,愛你的人不會讓你難過的。

6、傷心的時候找個信任的朋友訴說一下,不要一個人默默承受,這只會會更添寂寞感與憂傷。

7、不開心的時候白天看看藍天晚上看看夜色,廣闊的天空自有屬於我們愛,寧可高傲的發黴不要低調的戀愛。跟自己說我是最好的,保持一份自信。

8、寧缺毋濫。不要因為寂寞隨手抓一個戀人,這對兩人都不公平,而且太缺乏責任感。找個知己不要是戀人。

9、記住你喜歡的人的生日,包括你的家人,當然,還有自己。生日沒有人送禮物也無所謂,你可以買精美的禮物,送給媽媽和爸爸。

10、閑下來的時候,放一段柔情音樂,翻閱幾頁好書,然後睡個懶覺,快哉。心情不好的時候,也可以睡一覺。

11、從現在開始,聰明一點,不要問別人想不想你?愛不愛你?若是要想你或者愛你自然會對你說,但是從你的嘴裏說出來,別人會很驕傲和不在乎你。

12、不要太在意一些人太在乎一些事,順其自然以最佳心態面對。因為這世界就是這麼不公平往往在最在乎的事物面前我們最沒有價值。

13、不要為了任何人任何事折磨自己。比如不吃飯、哭泣、自閉、抑鬱,這些都是傻瓜才做的事。當然,偶爾傻一下有必要,人生不必時時聰明。

14、任何情況下,背後不說他人是非。如果你一定要說,說好話。多個朋友是好事,即使不是很要好的,總比因為自己說話不慎重不思考而多一個敵人好得多。

15、允許偶爾看肥皂劇,但不可成為依賴。允許偶爾披頭散髮,但要注重場合。允許偶爾罵髒話,但只限在老友面前或者獨自一人時,說過後記得要忘掉那些讓你難過的事。

16、一定要有幾個異性朋友,沒有非分之想,就是關鍵時候,能幫你出出主意的好友。

17、學會承受痛苦自己調整心態。有些話,適合爛在心裏,有些痛苦,適合無聲無息的忘記。當經歷過,你成長了,自己知道就好。很多改變,不需要你自己說,別人會看得到。

18、能不和人爭吵儘量避免。一個發怒的人是很恐怖的,會因控制不了情緒變成瘋子。忍耐然後思索問題的根源最後平靜心態解決它。

19、不管和誰有了矛盾和彆扭,解決的時間不要超過24小時。否則麻煩會更多。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先道歉。有時候做壞人不是件真的壞事。

星期日, 10月 24, 2010

沒有人會陪你走一輩子,所以你要適應孤獨

1、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只有自己最可靠。

2、沒有人會陪你走一輩子,所以你要適應孤獨;

沒有人會幫你一輩子,所以你要奮鬥一生

3、與其用淚水悔恨今天,不如用汗水拼搏今天。

4、當眼淚流盡的時候,留下的應該是堅強。

5、人生就像一杯沒有加糖的咖啡,喝起來是苦澀的,回味起來卻有久久不會退去的餘香

6、有一種緣,放手後成為風景,有一顆心,堅持中方現真誠

7、選擇自己所愛的,愛自己所選擇的。

8、這一秒不放棄,下一秒就會有希望。

9、曾經擁有的不要忘記,難以得到的要珍惜,屬於自己的不要放棄,不屬於自己的不要強求,已經失去的留作回憶

10、喜歡就該珍惜,珍惜就別放棄。

11、人生就是一場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應該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

12、不求與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就哭出激動的淚水,要笑就笑出成長的性格。

13、為你的難過而快樂的是敵人,為你的快樂而快樂的是朋友,為你的難過而難過的才是你的知己。

14、如果愛,請深愛;如不愛,請離開

15、只要心中有希望存在,就有幸福存在。

星期四, 10月 21, 2010

11個笑話11個道理

父子二人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說:“坐這種車的人,肚子裏一定沒有學問!”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說這種話的人,口袋裏一定沒有錢!”
■你對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內心真正的態度?


  晚飯後,母親和女兒一塊兒洗碗盤,父親和兒子在客廳看電視。突然,廚房裏傳來打破盤子的響聲,然後一片沉寂。兒子望著他父親,說道:“一定是媽媽打破的。”“你怎麼知道?”“她沒有罵人。”
■我們習慣以不同的標準來看人看己,以緻往往是責人以嚴,待己以寬。


  有兩個臺灣觀光團到日本伊豆半島旅遊,路況很壞,到處都是坑洞。一位導遊連聲說路面簡直像麻子一樣。而另一個導遊卻詩意盎然地對遊客說:“我們現在走的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窩大道。”
■雖是同樣的情況,然而不同的意念,就會產生不同的態度。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決定權在你。


  同樣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將來的志願同是當小丑。中國老師斥之為:“胸無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外國老師則會說:“願你把歡笑帶給全世界!”
■身為長輩的我們,不但要求多於鼓勵,更以狹窄界定了成功的定義。


  妻子正在廚房炒菜。丈夫在她旁邊一直嘮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趕快把魚翻過來、油放太多了!”妻子脫口而出:“我懂得怎樣炒菜。”丈夫平靜地答道:“我只是要讓你知道,我在開車時,你在旁邊喋喋不休,我的感覺如何……”
■學會體諒他人並不困難,隻要你願意認真地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看問題。

  一輛載滿乘客的公共汽車沿著下坡路快速前進著,有一個人在後面緊緊追趕著這輛車子。一個乘客從車窗中伸出頭來對追車子的人說:“老兄!算啦,你追不上的!”“我必須追上它,”這人氣喘噓噓地說:“我是這輛車的司機!”
■有些人必須非常認真努力,因為不這樣的話,後果就十分悲慘了!然而也正因為必須全力以赴,潛在的本能和不為人知的特質終將充分展現出來。


  甲:“新搬來的鄰居好可惡,昨天晚上三更半夜跑來猛按我家的門鈴。”
  乙:“的確可惡!你有沒有馬上報警?”甲:“沒有。我當他們是瘋子,繼續吹我的小喇叭。”
■事出必有因,如果能先看到自己的不是,答案就會不一樣。


  張三在山間小路開車,正當他悠哉地欣賞美麗風景時,突然迎面開來的貨車司機搖下窗戶大喊一聲:“豬!”張三越想越氣,也搖下車窗大罵:“你才是豬!”剛罵完,他便迎頭撞上一群過馬路的豬。
■不要錯誤地詮釋別人的好意,那隻會讓自己吃虧,並且使別人受辱。


  小男孩問爸爸:“是不是做父親的總比做兒子的知道得多?”爸爸回答:“當然啦!”“電燈是誰發明的?”“愛迪生。”“那愛迪生的爸爸怎麼沒有發明電燈?”
■權威往往隻是一個經不起考驗的空殼子,尤其在現今這個多元開放的時代。


  小明洗澡時不小心吞下一小塊肥皂,他的媽媽慌慌張張地打電話給家庭醫生求助。醫生說:“我現在還有幾個病人在,可能要半小時後才能趕過去。”小明媽媽說:“在你來之前,我該做什麼?”醫生說:“給小明喝一杯白開水,然後用力跳一跳,你就可以讓小明用嘴巴吹泡泡消磨時間了。”
■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何不坦然自在地面對。擔心不如寬心,窮緊張不如窮開心。

  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大門上,一根鐵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它撬開。鑰匙來了,他瘦小的身子鑽進鎖孔,隻輕輕一轉,大鎖就“啪”地一聲打開了。
■每個人的心,都像上了鎖的大門,任你再粗的鐵棒也撬不開。惟有關懷,才能把自己變成一把細膩的鑰匙,進入別人的心中

【心得感想】

其實不管遇到甚麼事,換個角度去思考,所得到的想法跟作法一定會更圓滿的!